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241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要塞里俄军装备很好,各种重机枪、远程火炮、速射炮、榴散弹、铁丝网,对进攻方非常不利。
  而且旅顺要塞绝对称得上远东第一要塞,有8个半永久堡垒,9个中央堡垒,还有六个永久炮台,四个角面堡和阵地前沿战壕相连,几乎没有防御死角。
  后方高地为支援用炮兵阵地。
  如果主防线被攻破,内有堑壕相连的堡垒炮台和副廊阵地环绕旅顺。
  (话说这么好的要塞,大清当年直接白给!)
  唯独的问题就是兵员尚且不足、并且被包围后极难突围。
  李谕说:“既然知道了对方的目的,我想你们可以重点加强旅顺要塞以及周边要塞防御,继续屯以重兵。”
  马卡洛夫说:“旅顺要塞内已有四五万守军,日本人不可能攻破。”
  日俄战争中的旅顺战役,最终实际上就是俄军没来得及等到援军,所有的预备队都在守卫战中阵亡,不得不败却。
  李谕说:“今天日本人如何不怕死你们有目共睹,还觉得四五万守军够吗?”
  马卡洛夫摸着镇痛的伤口,日本人悍不畏死的样子太可怕,如果日本军队都这样,真的是非常恐怖的敌人,让人心中生寒。
  马卡洛夫说:“我知道了,我会抽调军队继续加强要塞守卫力量。”
  历史上,最后的旅顺要塞进攻战,日方一天就损失了1.7万人。
  当然,并不是直接进攻的旅顺要塞,而是旁边的2.3高地。因为这个高地能够俯瞰整个旅顺以及港口,俄军一开始就是利用这个优势,能够呼叫炮火准确打击日军。
  日本没啥特别的战术,基本就是无畏冲锋,当然还会有火炮,乃木希典的儿子便在冲锋中战死。
  稍微了解现代战争的应该知道,近代战争中进攻最关键的就是步炮协同。
  也就是顶着自家炮火进攻。
  己方的炮弹弹着点需要在散兵线前五六十米,这就可以压制对方炮火的同时为己方步兵提供火力支援掩护。
  只不过执行难度有点高,日军冲的太快,死在自己炮火下的并不少。
  日本在清扫旅顺周边要塞时,还采用过挖地道接近要塞的方式,因为俄军的马克沁机枪太猛。
  ——李云龙打山崎大队也用过这个办法。
  其实日本人一开始很轴,一心要直接攻击最难的旅顺要塞,乃木希典打了很多次,自己儿子都死了还是搞不定。
  日本大本营都快绝望了,召开御前会议想要改将203高地作为主攻方向。
  不过由于日本军队内部固有的分歧,放弃攻击要塞,会让乃木希典等陆军将领蒙受进攻损失还损兵折将的耻辱,所以他们拒绝改变主攻方向。
  乃木希典的第三军甚至召集志愿者,组成所谓绝不后退的敢死队——白襷队。
  然后3000多白襷队趁着夜色发动自杀式攻击,结果被俄军发现,损失大半,指挥官中村觉下令,绝不后退的敢死队后退!
  乃木希典这才决定改攻203高地,并在付出1.7万伤亡的巨大损失后最终拿下。
  所以俄军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够加强旅顺要塞与203要塞。
  当然了,李谕并不希望俄军赢,因为俄军赢了局势会更不利。
  只能让日本赢得更惨烈一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