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334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学生们惊叹道:“能够跨过大洋?”
  李谕点点头:“当然可以。”
  李谕在黑板上画下了飞艇的图示,然后列出一些方程以及需要的设计条件:“如今连洋人都在研究它的制造,不过很多技术却被洋人保密,如果能够攻克它们,将是伟大的成就。”
  李谕在黑板上写写画画,不过故意漏了一些关键细节。
  饶是如此,下面的人也听得热血澎湃。
  李谕最后说:“我是一名物理学家,并不是工程师,所以只是大体讲了技术梗概,还有非常多的地方需要填补。”
  学生们非常激动:“有了这种技术,我们不就可以从天上看到俄国佬!”
  “想想就让人感觉充满希望!”
  “我们一定要攻克它!”
  历史上,日本的确有研究飞艇,不过和德国比起来,真的差了一大截。
  李谕看到他们的样子,心中多少有点恍惚。
  想带歪日本人的科技树,这仅仅是第一步。
  顶级智商的博弈,超级费脑细胞,以后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没想到自己成了一个“科技间谍”。
  另外,李谕多少也有点自己的私心,可以顺手借助日本人的手帮自己点忙。
  飞机的发展还需要好多年,但飞艇已经相对完善,就算它相比飞机速度再慢,也比轮船快得多,周游地球一圈仅仅需要三个星期。
  那时候可以让自己少点舟车劳顿……
  从东亚去美国,最多一个礼拜,甚至更短,省老鼻子时间了。
  飞艇的乘坐价格不用想就知道很贵,但李谕并不缺钱,他需要的是时间。
  而且自己起码知道几次重大的飞艇事故,完全可以避免。
  长冈教授极为振奋,演讲结束后对李谕说:“李谕先生真是令我吃惊,您对当今科学技术的所有领域都有所涉猎,而且不是浅尝辄止,令我汗颜。我钻研了一辈子物理学,连您的零头都比不上。”
  李谕笑道:“我其实没有做什么,在黑板上的那些公式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解出来的,后续还牵扯到一些飞行试验。”
  “科学技术”很多时候被当成一个词,其实科学和技术之间差距不小。
  技术研发这东西真的又费人又费时间还费金钱。
  不过李谕给了日本人不少希望,他们有志要搞一下。
  山川健次郎校长请李谕来到会议室,在场的都是东京大学的教授以及日本的学术界名流。
  山川校长说:“李谕先生,您果然不负众望,再次证明了东亚人的智慧。但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埋在所有东亚人心里的智慧?”
  李谕心中叹了一口气,还是摆脱不了这个话题。
  李谕想了想说:“如果校长对智慧这件事有如此深的执念,我倒是有办法从相对科学的角度解决您的疑惑。”
  山川校长、长冈教授以及在场的所有人几乎同时发问:“如何做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