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345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三百五十二章 送上门来
  礼堂早就人满为患,校长艾略特首先进行了演讲:
  “我想让大家设想一下,以美国9000万的人口,如果只有160所医院,没有专门的儿童医院,没有为穷人开办的诊所,所有大学里的医学院都撤销,绝大部分人没有任何卫生知识,每个村庄都有许多结核病人,没有一个城市没有天花,甚至大城市也要面临鼠疫的危害!
  “如果这是你们要居住的地方,会是什么情形?
  “更何况,那个地方的人口数倍于美国。”
  看台下不少人在窃窃私语,艾略特校长顿了顿又朗声说道:
  “哪里,就是大清国!”
  艾略特说的虽然有那么一点夸张,比如美国人并不太清楚中国特有的中医以及郎中传统。
  还有他似乎忘了印度……
  但西医的引入的确有帮助。
  只是李鸿章说的那句话的确没错:这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清末民初各种理念冲击实在很大。
  后来民国时期一些人疯狂要废除中医,但那时候西医其实还不太完善。
  西医完全依赖科学的应用,而科学要将西医反哺到高水平,至少要到神药青霉素诞生以后。
  其实这时候西医真没比中医强。
  民国时曾野蛮得要废除中医,出了很大的岔子。因为那时候国内根本没什么西药制造能力,西药贵得要死,医院又少,医生更少,废除中医后,老百姓得了病几乎毫无办法。
  这是非常荒唐的决定。
  而中医虽然也不能说万能,但在对抗某些疾病的时候有自己的优势。
  可能吵着废除中医和吵着废除汉字的不少人是同一批吧。
  哎,没办法,崇洋媚外那时很严重。
  以后李谕可以在这家将要成立的“中国哈佛医学院”设置一些中医课程,也算早点实现“中西医结合”。
  “都静一下!”艾略特校长继续说道,“就算清国是这种情况,我们依旧无法轻视一个悠久文明可怕的沉淀,眼前这位横空出世的科学巨子李谕正是典型。
  “我想在座的各位不管来自哪个学院,都听过他。要么看过李谕关于热力学的著作,要么看过x射线精彩的实验论文,要么看过他在天文学的重大发现;又或者看过那两本犹如开天辟地一般的数学著作《分形与混沌》及《博弈论》;再不济,至少你们也读了现在火热的星战系列。
  “是的,我也忍不住看了。
  “总之,他的水平与能力不需要我多做介绍,这样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又技惊四座的东方科学巨擘,是足以让我们仰望的存在。
  “而现在,他就站在这里!
  “下面,请李谕先生做科学讲座!”
  艾略特很擅长演讲,几句话后下面迅速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经过之前在几所大学的经历,李谕现在已经不太怯场,表现得越发自然。他落落大方走上讲台,环顾下面,甚至看到了几个东方人的面孔。
  李谕可以讲的就很多,但第一次来,内容还是尽可能轻松一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