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37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直到一战结束,是国内发展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李谕以后准备当成示范企业,届时鼓励各省生产,买来的一切技术、工序、专利在国内全部公开,放开干就是。
  ——
  普朗克听说李谕要去奥地利后,嘱咐道:“不要忘了在火车上写出稿件。”
  “保证完成任务,”李谕说,“教授哪,准备在罗马待多久?”
  普朗克说:“过几天我也要回柏林,那边离不开我。”
  普朗克是个大忙人,身兼数职。他苦笑道:“哪像你,年少多金,漂亮的姑娘环绕。我还有无休无止的会议、考试评议和报告!”
  普朗克毕竟还没有真正成名,此时他的薪水主要就是大学教授、科学院院士,以及撰写各种报告。
  而目前柏林科学院给院士发的薪水又是欧洲各大科学院中最低的,远比不上法国和英国。也与马克的价值不高有一定关系,德国太重视实业了,不如英国和法国在金融上那么灵活。
  (这好像是后来德国敢重拳出击的原因之一。)
  反正大神普朗克与专利员爱因斯坦现在看起来还都像为了生活奔波的普通人。
  第三百七十九章 好穷的音乐家
  李谕坐火车北上去往奥地利。
  这已经是他第二次来奥地利,同时电传正在英国的杨小楼,可以来维也纳演出,这里是欧洲艺术中心级别的地方。
  路上李谕写好了给教廷的文章,希望借教廷的影响力回流一些失传的艺术品。
  不管怎么说,从道德层面看,现在的教廷是向往和平的,起码比一些政客要善良得多。
  落地维也纳后,还没等李谕去找人,已经有人来找他。
  一个五十多岁西装革履的人立马认出了李谕:“李谕院士,我们在车站已经等候多时。容我介绍一下,本人卡尔。”
  德语区叫卡尔的太多了,李谕礼貌性地说道:“您好,卡尔先生。”
  卡尔说:“本人代表奥地利钢铁集团,希望获得你手中不锈钢专利的使用权。”
  奥地利、捷克、德国一直是欧洲工业产出能力很强的地方,李谕并未多想:“可以。”
  卡尔继续邀请道:“院士请随我到本人的城堡中商讨合同的问题。”
  李谕一愣,这家伙还有城堡?
  维也纳和柏林有点像,汽车数量相对比较多,李谕几人坐着他提供的汽车来到了一座小城堡。
  门口一名管家模样的人看到卡尔后立刻恭敬道:“先生,欢迎您回来。”
  卡尔对他说:“今天有一位重要的客人,你差人把古斯塔夫先生也一起请过来。”
  “遵命,先生。”管家回道。
  看来卡尔还是城堡主人。
  不过近距离看后,李谕感觉说不上是城堡,更像是一个大一点的别墅,毕竟作为一个城堡,怎么能连护城河之类的防御手段都没有。
  只不过面积比普通的别墅大了几圈,在外立面的装饰上,也的确非常像复古的城堡。
  可能这是卡尔先生个人的癖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