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374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于是乎,音乐家阶级被成功划为“贫下中农”,作品顺势广为流传,贝多芬直接成了服务劳苦大众的文艺标兵。
  再然后嘛,不知道为啥这些故事混入了小学教材里,导致不少人误以为那些大音乐家们是真的穷困潦倒。
  长大后,当李谕第一次看到大钢琴家郎朗生活如此优渥,还有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后十分震惊:弹钢琴的不都很穷吗?
  后来才知道,能学得起钢琴的家庭那才是真有钱的好不好!和吹口琴根本不是一个概念的说。
  真实历史上的贝多芬、莫扎特,当然都是很有钱的。
  贝多芬可能年少时期有点清贫,但人家成年后吸金能力非常强。他有一个学生,是奥地利的公爵,皇帝的堂兄弟!给这种人授课,收入怎么会低。
  至于莫扎特,后来奥地利曾经公开过他十年间的账单和收据,揭开了他“穷苦”生活的真相:收入至少是普通人的400倍!
  莫扎特在首都维也纳核心区域七个房间的大公寓,还有私人台球桌、理发师、专门的马车位。
  真是太穷了,穷得让人忍不住流泪!
  另外,海顿、舒伯特、李斯特等其他大名鼎鼎的音乐家不遑多让。
  李斯特直接是“流量巨星”,他演出的时候,疯狂的女粉丝直接把珠宝、钞票往台上扔,开演唱会和开提款机似的。
  不知道这样算不算是对当年受伤的幼小心灵的安慰。
  而眼前来赴约的古斯塔夫·马勒,三年后创下过一个半月演出挣了一万美元的壮举。
  他目前是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首席指挥,并且拥有艺术总监这个非常有声望的位置。
  卡尔见到古斯塔夫·马勒很开心:“听说后天你会指挥一场盛大演出,皇储斐迪南大公都会亲临歌剧院。”
  马勒说:“是的,这场演出采取的是受邀制,我专门给你带来了几张邀请票。”
  卡尔非常感激:“实在不知道如何感谢。”
  马勒笑道:“您平时的馈赠已经足够之多。”
  卡尔又为李谕和马勒作了介绍,马勒颇为惊讶:“东方神秘的科学巨子!我想我明天必须再给您带几张票,如果斐迪南大公知道您也参加,一定非常高兴!”
  由于奥匈帝国皇帝约瑟夫一世(茜茜公主的丈夫)对科学界同样十分重视,所以整个奥地利对科学家还是十分尊重的,只不过维也纳的科学氛围确实比不上柏林、伦敦浓厚罢了。
  第三百八十章 萌芽中的恶魔
  李谕是个好吃家,维也纳的饮食比不上意大利,但也比德国好多了,想到过段时间就要去柏林,还是在这些地方先好好款待好自己的肚子。
  维特根斯坦家族影响力不低,侍者端上炸猪排后,卡尔自豪道:“这只野猪是几天前斐迪南大公打猎后送来的,用来招待尊贵的客人再好不过。”
  李谕知道这位后来导致一战爆发的斐迪南皇储非常喜欢打猎,光鹿就射杀过5000只,对打猎的痴迷很可能导致了他耳膜受到了永久性损伤,是他对1914年暗杀反应迟缓的原因之一。
  炸猪排比较熟,李谕和吕碧城、近卫昭雪的东方肠胃比较适应。
  品尝过后,古斯塔夫·马勒叹道:“如果大公将来可以继位,或许对我们会友好一点。”
  马勒以及维特根斯坦家族都是犹太人,在德国以及奥匈帝国境内,反犹是最凶的。
  他们两家虽然早就明显德国化了,但依旧掩饰不了犹太身份。
  马勒为了维持自己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艺术总监的职位,被迫从犹太教改信了天主教,因为维也纳不允许犹太教徒担任这个职位。
  他一直谨小慎微小心生活,避免引起反犹者的攻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