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38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吕碧城的才情毫无疑问非常强,而且诗书画样样精通。
  她有意将自己比作祝英台,表露出了相思痛苦之情。
  李谕就没这才气,但肯定要回信,苦思冥想,总不能写一首打油诗回去吧。
  思来想去,只能模仿一下近代超级大文豪鲁迅的文风,写一个现代文送回去,李谕才思如尿崩,提笔写道:
  “我大抵是病了,横竖都不舒服,胡乱吞了一包药,便又和衣睡下。头昏昏沉沉的,做什么都没有了力气。吃药是七天,不吃药也是七天,我向来是知晓的。黯黯然吸了一下鼻子,好家伙,一边是堵的,另一边还是堵的。
  近来夜里冷得厉害,特别是心里,冷得出奇,两床被子面对这寒冬的挑衅,也显得有些许吃力了,或许只有心仪的姑娘的照料,才能使我感到温暖罢了。”
  李谕写完后就出门亲自开车去寄信。
  寄完信,接着马不停蹄去拜访了马少宣。
  鼻烟壶从流入中国开始,就服务于上层,所以起点很高,在皇宫中颇受欢迎。
  马少宣擅长“一面诗一面画”,作品非常雅,很受文人墨客追捧。
  李谕进门后,先自我介绍:“本人李谕,幸会马先生!”
  马少宣果然十分欣赏他:“荣获诺贝尔奖之李谕!快请进!”
  一番寒暄后,李谕说道:“无事不登三宝殿,在下想求先生一件内画壶。”
  马少宣颇为客气:“好说好说,帝师可有画作或者想要题写的诗作?”
  李谕说:“没有,先生尽管发挥,在下是送人之用。”
  “我晓得了,”马少宣说,“只是时近年关,想要取壶,恐要年后。”
  李谕拱手道:“年后便可,我先留下300两定金。”
  马少宣推辞说:“帝师的钱我可不敢收得。”
  李谕笑道:“不用客气,先生的壶可是能给我派上大用场。”
  李谕舒了一口气,还算顺利。
  第三百九十七章 时机成熟
  严复动作挺快,两天后就给李谕拿来了紫砂壶。
  李谕端详半天,问道:“这么个小东西,就值八百两银子?”
  严复拿起壶,给他解释:“这一只壶是用细砂制作,光泽如玉,摸起来十分温润。你看邵氏精巧的做工,壶把、壶钮、壶嘴三点一线;壶盖与壶身非常贴合,各处缝隙都异常均匀。内部的出水口同样对称,并且非常细心地做了倒角处理。”
  果然是行家才能说出道道,李谕再和自己家里的普通茶壶一对比,好像真的区别不小。
  拿起紫砂壶离近了看,还有细细的紫砂,壶底、壶内和壶把的底部都有作者邵氏的印章。
  李谕啧啧说道:“这么贵的东西,我肯定不会拿来喝茶。”
  严复摸了摸胡须,笑道:“非也,如果用来喝茶,其中值得玩味处大了去。”
  他把壶灌满水,与普通茶壶分别向外倒水,问道:“看出不同了吗?”
  李谕指着紫砂壶说:“这一只出水非常顺,圆润有力;而另一只普通茶壶细看之下出水的确很散,软弱无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