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42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叔同的天赋也是真的高,啥都擅长,书法、绘画、作曲、写诗样样精通。关键每一样都很有艺术感,绝对的大才。
  另外他的情商也没的说,或者叫桃花运?
  在国内的天津、上海与不知道多少个青楼女子有一段段故事,根本数不胜数。
  现在刚来日本才没多久,竟然不仅学会了素描,甚至还与一位日本模特好上了。
  服,大写的服!
  他要是写一本艺术指南+情感指南,绝对会成为民国时期的畅销书。
  或许就是前半生太刺激,过得太全了,所以后半生才会变成弘一法师吧。
  第四百三十章 山巅一寺一壶酒
  清末民国有很多大师,李叔同自然绝对是其中之一。
  但李谕现在名气已经更大,因为他太特殊。毕竟大部分民国大师都是搞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突然出来李谕一个搞科学的,非常吸引人。
  关键现在科学是西洋最重的显学,国内颇为尊崇,自然把李谕抬到了极高的地位。
  所以现在很多人都想拜会。
  李叔同给李谕介绍了旁边的日下部鸣鹤,此人号称“明治三笔”之一,是日本近代大书法家,也曾去国内找晚清大家、创立西泠印社的吴昌硕学习过。
  至于其书法水平嘛……和此前同样提到找吴昌硕学篆刻的河井荃庐一样,在日本称得上大家,但放在国内,真的啥也不是。
  日下部鸣鹤非常喜欢李叔同的字画,所以虽然年龄大他很多,仍旧向他虚心请教。
  李叔同此时绝对的年轻气盛,有点恃才傲物,于是视之平常。
  李叔同问道:“皕宋楼的书,都收藏妥当了?”
  “已经全部运到了上海豫园,我专门修了一座新藏书楼,附近就是一片湖水,肯定不会有失火之危。”李谕继续说,“至于将来,我会把它们的一部分放到大学的图书馆之中。”
  李叔同说:“也算有了一个着落。”
  李叔同并不知道这些东西历史上原本的遭遇,所以只当是李谕正常的收藏罢了。反正国内的收藏家不在少数,互相买卖的情况司空见惯,除了皕宋楼,还有多处收藏名楼。
  李谕说:“我还想在日本国多购买一些科学书籍回国,充实书库,叔同有没有相应的门路?”
  现在日本买新学书籍是比较便利的。因为不仅中文对日文影响极深,在近代,很多中文词语也是直接从日语中拿了过来,这就导致中国人看日文更加易懂。
  相关的例子不胜枚举,什么“科学”“民主”“物理”“化学”“质量”“投影”“蛋白质”“加农炮”词汇,都是从日语过来;还有一些一看就是日语直译,比如“处女作”“初夜权”直流,传统中文绝不会造出来这种词来0.0
  但李叔同现在简直就像一个艺术浪子,在东京除了画画就是泡日本妞,别的根本不管,也没心情管。
  这家伙要是再留学美国或者法国,简直不堪设想,后宫估计都得推广通用语才行。
  李叔同挠了挠头:“买书不是去书店就行吗?”
  好在旁边的日下部鸣鹤多少了解日本的印刷业,于是说:“李谕院士是想要大规模采买。我听说有霏阁专门出版西学书籍,正好我有作品出版,可以代为居中联络。”
  李谕高兴道:“太好了,我要的就是西学书籍,英文原版或者已经翻译成日文的都可以。”
  ——其实日文版买过来翻译更快。
  不过就算是英文版也影响不大,因为现在的大学生懂英文是绝对的必备技能,很多作业都是用英文布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