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43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岑春煊刚刚接手邮传部尚书,还不懂具体的工作内容,似乎遇到了麻烦事。
  盛宣怀作为邮传部侍郎,理论上是他的下属。不过清朝官制,尚书虽然比侍郎高一级,却不能直接管辖侍郎,甚至是互相制约。且侍郎有权直接向皇帝上书,所以两人不算严格的上下级。
  盛宣怀客气道:“岑大人,竟劳您大驾来港口迎接。”
  “我这不是着急嘛!”岑春煊一向大大咧咧,继续说,“我刚一上任,就发现铁路真不好管。不仅南边的几条线路,就连眼前的京张铁路也有资金缺口!这可是朝廷紧盯着的工程,要是办砸了,我这尚书就不用当了。”
  盛宣怀听完脑袋更大,你这点小事貌似比不上川汉铁路麻烦吧?
  但毕竟是天子脚下,只能先办京张铁路的事。
  盛宣怀问:“有多大缺口?”
  岑春煊拿出詹天佑的报告:“六十万两。”
  京张铁路初期预算500万两,每年100万,但铁路工程一旦动工,必然会超预算,所以每年都会追加一部分。
  京张铁路本来是袁世凯奏请修建,前两年都是他负责搞钱。
  在朝廷的邮传部以及度支部成立后,便由他们专门负责。
  实际上也是朝廷在想办法缩减袁世凯的权力触手。
  可朝廷显然不如袁世凯会搞钱。
  岑春煊和袁世凯又非常不对付,必然不会主动去求他。
  好在盛宣怀和袁世凯关系较好,岑春煊只能让他想办法。
  如此一来,川汉铁路的事只能暂时压下,派别人过去,先解决眼前的京张铁路再说。
  盛宣怀干了这么久铁路大臣,很快有了思路,他对岑春煊说:“俄国今年会返还营口海关税银,少说六七十万两。岑大人如果能动用这笔钱,便可以解决问题。”
  岑春煊喜道:“多谢盛大人指点。”
  如果其他官员,少说也会从中贪污一半。而岑春煊是个比较清廉的官,一分钱都不会多拿,甚至不会主动过手。
  ——
  盛宣怀和岑春煊要赶紧回京城,李谕则先去北洋女子学堂找吕碧城。
  见到秋瑾后,吕碧城很开心:“姐姐,我们好久都没见面了。”
  秋瑾说:“我也很想你,还得谢谢你帮我投了稿件。哎呀,糟糕,忘了给你拿回薪酬。”
  吕碧城笑道:“姐姐不用和我见外。”
  接着吕碧城带秋瑾参观了北洋女子学堂,甚至让她登台做了几次演讲。
  秋瑾确实有组织领导能力,演讲铿锵有力,许多女学生听得斗志昂扬。
  在天津待了几天,正好到了暑假,几人便回了京城。
  秋瑾直接去了自家。
  而李谕回到东厂胡同,发现又收到不少信件。
  只要李谕离开欧美,就会和普朗克、爱因斯坦、玻尔兹曼等大神化身“笔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