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44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有人就不太了解规矩。
  一个商部的五品主事,只凑了500两银子拜见,直接被拦住。
  然后奕劻让儿子载振主动弹劾这名京官要贿赂自己,以充分表明庆王府廉洁作风。
  这一招很绝,一百年后还屡见不鲜。
  总之,官场上的潜规则太多又太隐晦,混官场非常艰难,尤其是旧时代官场,简直是如履薄冰。
  张之洞能混出来的同时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绝对是人精。
  但张之洞几人拒绝了成为上宾的机会,借口有公事离开。
  出门后,张之洞无奈道:“朝中第一重臣竟然只图金银,大清江山危矣。”
  ——
  李谕却无心关心朝堂之事,他还要赶紧准备今年的赴美留学考试。
  今年庚子赔款给的金额比较多,招生规模可以扩大到50人。
  李谕另外又让基金会出钱加了10人。
  他深知越早送出去越好,因为他们肯定会回来。
  李谕上辈子时,有一段时间(尤其二十一世纪初),名校出现过“精英西去不复返”的情况,在网上有非常激烈的讨论。
  但至少历史上第一批留美的接近50人,全部选择了回国。甚至在建国后,也只有一人随着校长去了宝岛。
  李谕考虑到去年已经打开一定的名声,今年报名者人数更多,所以题目难度需要提升。
  考试仍旧分为初试以及复试,初试还是中文以及英文两科。
  复试是数理化生等题目,现在清华学堂的留美游学主要针对理工科,至少八九成的学生在美国选择理工科专业。
  这方面,现在国内最有资格出题的就是李谕。
  其实李谕本来不想接这事,因为不需要出到那么难,自然用不着自己,但好歹当了清华学堂监督,这事不做不行。
  李谕按照梯次出了送分题、较难的题目和难题。
  反正超不出高中范围,所以化学和生物即便李谕不太擅长,也能出几道。实在觉得不好出,看看最新的杂志就知道大体发展到了什么水平。
  在书房研究着试题的时候,王季梁誊写好书稿来找他。
  李谕终于想起来,这位王季梁也是我国近代化学重要的开创者,后来当了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的所长。
  于是这次再见到他时,问道:“过几天将会进行今年的留美招生考试,你要不要参加?”
  “肯定要参加!”王季梁果断说,“两年前我就一直在准备!当时我还在准备应试科举,突然科举废除,一名留日归来的朋友看到我仍在看经史子集,嘲讽说,‘这堆废纸,读它何用?不如统统烧掉,免得害人!’从那天开始,我就打定主意走科学救国之路。”
  王季梁算半路出家,但李谕并不担心他的学习能力,历史上王季梁是第一批庚子赔款留美学生之一。
  所以李谕只是说:“祝你好运。”
  李谕的梯次难度设置很有效果,正好可以选拔出所需的五十人,而最让他激动的是生物一科。
  由于不是生物专业,难度把握得不是很好,题目出得偏难,但有一个叫做吴君的学生答得却格外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