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45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甚至外界传闻,这座小城里全是数学家。
  也难怪,即便到了一百年后,提到哥廷根所有人都知道哥廷根大学,没几个还记得哥廷根是一座城市的名字。
  就像后世除了山东人,可能没几个知道泰安市,但你要说泰山,全国人民都知道。
  哥廷根大学的数学传统很久,最开始由数学王子高斯奠定了强大基础,然后又出了狄利克雷、黎曼这些响当当的数学大牛。
  在哥廷根大学数学研究所的走廊墙壁上,最头上挂的画像就是他们三位大神。
  而把哥廷根大学真正打造成数学中心的,则是克莱因。
  因为想要打造成世界级的数学中心,领军人物不能只会数学,还要有号召力、组织能力和出色的眼光,克莱因就是个很有眼光的人。
  他积极引进数学人才,最核心的一个就是希尔伯特;然后希尔伯特凭借更加强大的亲和力,聚集了大量数学家在哥廷根大学,并形成了良性循环。
  进入校园不久,李谕就碰见了年轻的马克思·玻恩,这位量子力学的超级大佬目前是希尔伯特的助手。
  玻恩头上戴着一个扎着鲜艳彩带的帽子,他也看到了李谕,上前说道:“您是李谕先生?”
  李谕同他握手道:“对的,玻恩先生,你好。”
  玻恩讶道:“您竟然认识我!太令我高兴了!”
  李谕当然认识这位大佬。
  后来量子力学有三大学派中,最著名的就是玻尔的哥本哈根学派。而玻恩就是哥本哈根学派里扛把子级的人物。
  后来薛定谔搞出波动方程震惊世界,但他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解释波函数。
  完成这项工作的是玻恩,他非常有创造性地指出波函数的本质是概率。
  能有如此的洞察性,离不开深厚的数学功底。
  而玻恩的数学功底,就是在哥廷根大学完善。
  李谕向他询问道:“请问希尔伯特教授在哪里?”
  玻恩说:“希尔伯特教授正在上课,要不您先去办公室等候?”
  李谕说:“不用了,我也去听听课。”
  玻恩把李谕带到了一间大解题教室,教室中几乎已经坐满。
  对于二十世纪初的大学,上大课不多见,尤其是数学课,更少见。
  因为目前的大学,学生没有那么多;而且数学课非常艰深,很少有其他专业的学生会来选修。
  话说就算到了李谕穿越前,除了数学专业的学生,学的数学知识基本也只能称做“古数学”。
  大都只是学到微积分呗,即牛顿时代的东西,而牛顿是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的人,已经是三百多年前。
  牛顿之后的数学越来越深奥。
  想想阿贝尔名气这么大,但大家只是知道他的故事很吸引人,英年早逝让人无比痛惜,但他开创的群论,真的没多少人理解。
  至于近代数学,已经发展到了连科普都很难科普的地步,真的太艰深。
  普通大众能听懂的顶级数学问题是极少数,提出时间往往很早,比如费马大定理、哥德巴赫猜想,但稍微讲讲它们的数学基础,又是近代数学,和天书没有任何区别。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