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46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说得太学术了,后世这种现象就被称为“巴纳姆效应”。
  弗洛伊德继续说:“你举的例子非常有趣,回到维也纳后,我会亲自进行试验。”
  李谕说:“这种试验,我想在哪儿做都一样。”
  “有道理,”弗洛伊德说,“在克拉克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我会直接引用。”
  吃完早餐后,他们先去看了看马戏表演和展览。
  李谕这辈子就没看过马戏,但进入大帐篷后,发现人很多,还挺受欢迎。
  他更感兴趣的还是展览,在大棚子的旁边的一个小展鹏里,李谕看到了克伦威尔的头颅,实话说有点瘆人。
  另外还有到了几十年后还在地摊文学的各种“世界未解之谜”中频频出场的斐济美人鱼。
  ——这玩意就是个世界级大造假。
  其实是巴纳姆用一只猴子的部分躯干和头部,与鱼的后半部分缝合在一起,再覆盖泥纸浆而制成。
  就这么个粗制滥造的破玩意儿,竟然诓骗了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数十年之久,给了地摊文学持续不断的创作灵感。
  欧洲本来就有美人鱼的各种传说,这下可好,很多人直接“眼见为实”,信以为真。
  第四百六十九章 苟无成,毋宁死
  弗洛伊德要去美国的大学演讲,而李谕同样不得闲。
  汽车市场渐渐开始变得更加火热,李谕知道,福特的t型车今年就会问世,需要赶紧对自己的工厂进行产能扩充。
  如今李谕手里握着的汽车专利已经很多,而且大部分是厂商们离不开的设计,各大汽车公司都要采用,否则落后别家太多,丧失竞争力。
  每卖一辆车,几乎就有两成利润落入李谕的公司。
  李谕脑海中还有很多更好的设计,不过秉承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后慢慢放出来就是。
  按照此前说过的原则,不能让洋人的科技产生明显的进展,最多就是把一些专利稍稍提前一点。
  这样做对李谕好处更大,能让他长期保持领先,全世界的汽车公司未来永远离不开他的专利。
  等过上十年二十年,李谕的公司就可以成为真正的汽车产业背后的隐形霸主。
  而那个时候,汽车也迎来了爆发,走进更多家庭,销量更大。
  在底特律待了一段时间后,李谕接着坐火车再次返回纽约。
  当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却翻来覆去睡不着,旁边的吕碧城问道:“你怎么了?”
  李谕说道:“屁股痛。”
  “我看看。”吕碧城立刻坐了起来。
  “这……”李谕感觉有些尴尬。
  “有啥不好意思的,都看了个遍。”吕碧城笑道。
  李谕只能翻过身。
  “哎呀,好大一个疖子!”吕碧城惊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