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49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茅以升倒是没有想这么多,于是说道:“我就是看长江黄河上都没有桥,想做修桥第一人。”
  李谕说:“那么你在中学里,可要好好学习物理学,尤其是力学。”
  茅以升说:“我会记下您的话。”
  在大土木这个行业里,桥梁毫无疑问是非常高大上的,专业性极强,即便到了李谕穿越前的时代,铁路、公路遇到高难度桥梁时,都是要专门的大桥局来承接。
  话说中国敢说自己基建世界第一,很大程度就是因为修桥水平高。
  ——在平原上修铁路、高速没有多少难度。
  目前国内最重要的几条铁路就是津浦铁路、京汉铁路、京奉铁路,已经把北京-上海、北京-武汉、北京-沈阳连起来,这几条铁路有个明显的共通点:基本修在平原上。
  而此后的铁路,即便相对简单的武汉-广州段,难度也要大幅提升,更别提其他的。
  所以土木人才真的缺口巨大。
  不过基建行业与国力的联系太大,没有钱,就没法修路。民国时期的铁路修建速度,甚至比晚清时期还要慢很多。
  到达上海后,李谕先把茅以升带去了上海中学,由于他在南京已经读了几年新式学堂,很容易就通过了入学审核。
  李谕的想法是让他们提前几年出国留学,早点成才的意义很大,哪怕只早一两年,都会有明显不同。
  ……
  上海是李谕的常驻点,有栋小洋楼和豫园,位置都很不错。
  歇息了一晚后,李谕来到了精武学校。
  日本柔道协会的人来正式下了“战书”,同时在场的还有《申报》记者,这件事第二天就会上头条。
  李谕对霍元甲说:“霍师傅对日本柔道有没有了解?”
  霍元甲说:“不甚了解,只知道是诞生时间不长的一项日本技击术,似乎与蒙古摔跤有一些关联。”
  李谕说:“如果找一些从日本留学的人,或许会提供更多信息。”
  霍元甲无所谓道:“需要这么麻烦?”
  “知己知彼嘛。”李谕说。
  在第二天新闻登出后,的确引起了很大轰动,很多人都在为精武会声援,一些在东京弘文学校上过学的留学生甚至主动过来讲解柔道的招式。
  像迅哥这种,在弘文学校只是业余练一下柔道的体会不到精髓,不过还是有人对这个感兴趣,比如向恺然。
  他的另一个名字更为人熟知:平江不肖生。
  武侠小说鼻祖。
  向恺然极为热衷武术,在日本留学了好多年,其中相当多年份就是在弘文书院,与很多日本柔道高手有过交集。
  向恺然最近回了国,来到精武会向霍元甲一一展示柔道技法。
  霍元甲由衷感叹:“小兄弟是块练武的料。”
  向恺然抱拳道:“多谢霍师傅称赞。”
  李谕笑道:“我看更像写小说的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