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54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下施今墨,哪敢在您面前说什么尊姓大名。”施今墨客气道。
  这位先生是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几十年后在中医界可是绝对的顶流。
  不过目前他也投身仕途,做了黄兴的客卿,帮着制定陆军典章。
  一点小咳嗽就让他出手,李谕都有点不好意思:“其实孩子毛病不大。”
  施今墨说:“先生对我们有大恩,您的事在我看来就是大事。而且施某才疏学浅,仅仅略通医术,如果不能药到病除,还望不要怪罪。”
  李谕说:“有先生出手,自然放心。”
  施今墨好奇问道:“李大学士在科学之道上冠绝天下,而且我听闻您在上海帮着兴建了哈佛中国医学院,引进西医;同时又招来德国拜耳公司建立西药厂;并且两年前与西医伍大夫共同在东北防疫。我一直以为你只信西医,原来并不排斥我们的医术?”
  李谕说:“老祖宗的东西,自然有传承千年的道理。而且有些疾病,西医并不比我们的中医好用。”
  施今墨说:“如果有时间,我也研究研究洋人的医学,看看有什么不同。”
  李谕说:“区别可大了,而且需要投入的精力不会少。”
  施今墨说:“我是想试试我们的医术与洋人的医术结合而用、双管齐下,会不会有更好的效果。”
  李谕笑道:“我虽然不懂医术,但大体晓得二者在本质上很不同,所以我不认为二者可以真正结合。但相辅相成绝对可以做到。”
  施今墨叹道:“那就太可惜了。”
  李谕拿出车钥匙,带着施今墨一同回家。
  孔祥熙专门出来看了看李谕的汽车,喃喃道:“汽油价格虽然比煤油高三四成,可惜销量太少,不然真是个好生意!”
  第五百三十四章 新旧之争
  感冒咳嗽在中医圣手眼中,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只听了孩子几声咳嗽,然后看了几眼,施今墨便开出了方子,自信道:“如果三天不好,我施某人这辈子都不会再行医。”
  李谕自然信得过,笑道:“有劳先生。”
  施今墨亲自登门,一方面是因为李谕名气太大,二来他身为同盟会成员,要回报一下李谕。
  此时凤铃又火急火燎买回来一些日本“仁丹”。
  李谕看到就感觉头大,没想到这东西已经从上海流传到了京城。
  施今墨同样皱了皱眉,轻声告诫说:“这种毫无用处的药物,还是少买为妙。”
  李谕说:“如今日本人大肆宣传,江南地区已开始大卖特卖。”
  施今墨叹了口气:“庸医害人,庸药更害人。”
  李谕说:“最好有一种本土药对抗这种日本庸药。”
  施今墨说:“当然有,长春堂孙老道的避瘟散比日本的这款什么‘仁丹’不知道好多少。”
  李谕很少生病,还真不知道这些老字号药店的独门秘方。
  李谕说:“那我们联系长春堂,早点推广告打开销路。”
  施今墨道:“要是销路真的好,恐怕还要再建个药厂。”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