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54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是民国时期不得已的手段,但国人确实压抑太久,不求国货比洋货好,只要质量合格,自然有大批人买单,就为了出一口胸中恶气。
  简照南说:“质量我们不会放松,我专门进口了不弱于英美烟草公司的美国卷烟机。至于原材料,我获悉了一些渠道,可以买到同样产地的烟丝。”
  唐绍仪说:“我估算过,花上几年时间,应该能从英美烟草公司手里拿到一两成市场。”
  简照南听后说:“这已经是最好的局面。”
  李谕笑道:“太保守了,绝对不止于此。”
  在他们看来,能拿下国内20%的稳定市场已经谢天谢地。但他们肯定不知道,一百年后全世界三分之一的卷烟都是中国产的……
  烟草属于纯商业产品,技术上没什么难度,如果可以在价格战中坚持住,然后有个擅长宣传和公关的经商天才,完全可以打开市场。
  而且马上会迎来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一战以及此后的五四运动,让欧美无暇东顾,国内民族热情同时持续上涨。
  卷烟这东西恰恰又是在一战战场上彻底打开知名度,需求量大得惊人。
  一战的战场十分残酷,四年时间几乎都是堑壕战,相当压抑。士兵躲在阴暗潮湿的堑壕里,缓解压力的最好方式就是吸烟。
  各国军队大量采购,英美公司开足马力都供应不上欧洲的卷烟消耗量,缺口很大。
  所以简照南的南洋烟草公司到时候能生产多少,几乎就能卖出多少,产量就是销量!
  必须抓住这种野蛮生长的时机,不然再也没有机会。
  第五百三十八章 孔教会
  李谕又处理了一些实业协会的事务,大都是给企业经营者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有实业协会会长的名头,他们多少会进行采纳。
  不过李谕对行业的了解比较有限,无法面面俱到,只能在自己的知识框架里做出最大支持。
  陈嘉庚离开实业协会前对李谕说:“如果院士先生有时间,希望您来一趟厦门,深入探讨一下教育投资。”他怕李谕没时间,还格外加了一句:“厦门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您来了不会失望。”
  李谕笑道:“我一定抽时间去一趟。”
  临近吃饭时,唐绍仪叫上李谕一同前往汇中饭店。
  路上李谕看到很多店铺挂上了灯笼,于是问道:“怎么这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
  唐绍仪诧异道:“疏才兄弟莫非还不知道?如今元旦成了公历的一月一号,以后就要在这一天过年了。”
  李谕差点忘了这事。
  1912年1月1日,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时,临时大总统孙先生通电海内:“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民国元年元旦。”
  此处的“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即公元1912年1月1日。
  也就是说,民国临时政府刚成立就将农历正月初一的元旦称号挪到了公历1月1日。
  袁世凯继任大总统后,照搬了南京的做法,继续推行公历元旦。
  至于效果吗,大家有目共睹。
  为了推行“公历新年”,袁世凯和十几年后的民国政府都曾做过很大的努力。
  老袁的策略非常简单粗暴:元旦放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