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56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胡适说:“西方农业重在机械,千亩万亩良田才可施展开,而中国地多零散崎岖,不甚合适。”
  李谕说:“中国并非没有大平原,偌大的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都适合开展机械种植。”
  胡适苦涩道:“但机械学又实在不是我的专长,还是转而学习更擅长的文学与哲学吧。”
  赵元任突然说:“文学在西洋各国确实难能可贵,但在中国则是明珠暗投,无所见长。以实际而言,似乎农学较为切用。”
  胡适说:“我家中兄长也劝诫过我,但本人心中还有投身政治的想法。我观察过美国政治环境,演讲非常重要,所以下定决心转投文学与哲学。如果将来能以文学发挥哲学精神,也不失为一项成就。”
  赵元任说:“以文学发挥哲学太慢!不如直接以文学发挥政治之真理,要能做成,对治国而言,功效同样不小。”
  胡适点头道:“正有此意。”
  胡明复笑道:“研究文学与哲学更要博览群书,适之兄不能再老是作白话诗或者写书信了。”
  胡适说:“我自然会合理分配时间。”
  嘴上这么说,但他在美国几年读书真的不多,主要是他的应酬太多了!多到令人咋舌。
  胡适自己统计过,单单1915年一年,就收信999封,发信874封,平均每天写两到三封信,而且许多信件还很长。
  这时候写信不像后世电脑打字发电子邮件那么简单,每封信都要斟酌许久。
  他给前文提到的陈衡哲五个月发信四十多封;给有暧昧关系的美国女子韦莲司发信一百多封;与此同时,还与另一个西洋女子瘦琴女士通信颇多。
  胡明复作为其好友,劝诫过胡适好几次要多读书,不过胡适并没有改掉这个毛病,甚至博士论文答辩都差点出了问题。
  这些能脱颖而出考上留美资格的绝对都是人中龙凤,胡适脑子很聪明,但大学期间“旁骛”过多。
  到了晚饭时间,李谕与一众留学生到了一家餐馆吃饭。
  饭菜还没上来时,胡适高兴地点了几瓶饮料。
  “coca-cola!”他摆在了桌上。
  其他几名学生都熟练地端了过来。
  李谕却没有喝。
  胡适疑惑道:“院士先生不尝一下吗?这是全美国最热销的饮料。”
  李谕问道:“你知道coca是什么意思吗?”
  胡适顿了顿:“什么意思?”
  李谕说:“古柯叶,里面含有一种叫做可卡因的成分。解释起来有点复杂,但你只需要知道,这东西与鸦片同属毒品就够了。”
  “咳咳!”姜立夫差点喷出来,“鸦片?!”
  李谕说:“细说的话,有一些区别,但肯定都不是好东西,对人体有害。”
  几人全都停下了动作。
  胡适不相信道:“可美国人都在喝。”
  李谕说:“可口可乐公司每年投几十万美元在广告上,如果没人买就亏死了。虽然几年前他们取消了直接加入可卡因,但并没有完全在生产过程中杜绝古柯叶。”
  竺可桢问道:“院士先生,您说的古柯,有什么作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