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57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谕对中国以及整个东亚民族的智商水平还是很有信心的,这是后世无数次验证过的。
  当然了,智商这个概念到了二十一世纪已经慢慢被淡化,毕竟一来它太难准确量化;二来容易引起歧视。
  更关键的是智商并非成功的唯一衡量指标。
  与杜威的交谈中,李谕发现这位美国哲学扛把子对中国格外关注,于是问道:“杜威教授也想去趟中国?”
  杜威说:“是的,一个从帝制走出来的新生共和国太令人心生好奇了。另外,我的一位中国学生无形中对我产生了影响。”
  李谕立刻猜到是谁:“蒋梦麟?”
  杜威点头说:“蒋是个聪明的学生。我更好奇的是,无论美国大学如何挽留,这些留学生都要执意回国。
  “我曾问他,纽约难道不好嘛?
  “蒋说,纽约是他见过最繁华的地方。
  “然后我又问,那你想一直留下吗?
  “蒋却说,他必然要回去。
  “我问他为什么。
  “蒋告诉我,因为一走进纽约,就等于离开了美国。”
  李谕琢磨了一下最后一句话,笑道:“果然都是研究哲学的。”
  杜威把蒋梦麟叫到了办公室,李谕甚至没有一眼认出他。
  一番介绍后,李谕才说:“恍惚间距离上次见面已经六七年,剪了辫子穿上西装,简直判若两人。”
  蒋梦麟说:“我的辫子是上船前剪掉的,扔到了大海里,让它随波逐流而去。而且几年下来,我确实感觉自己变了个人。”
  李谕说:“教育对人的作用就在这。”
  蒋梦麟又说:“我还有个奇怪感觉,以前文章上都说美国这个共和体制的国家自由,但我感觉正好相反。”
  李谕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蒋梦麟道:“或许是我们在国内时,天高皇帝远,一向很少感受权力制约。而在美国,我刚下轮船,就遇到了移民局官员和许多警察。”
  李谕惊讶道:“你的观察力好敏锐,竟然能从细枝末节的地方参透问题本质,学哲学和教育学太适合你了。”
  蒋梦麟说:“只是个连我自己都感觉莫名其妙的想法罢了。”
  杜威说:“这位蒋同学的想法还有好多,有时我也无法解答。”
  李谕说:“杜威教授更应去中国看看,中国现在虽然科学不算发达,但哲学层面绝不会让你失望。”
  蒋梦麟也说:“没错,教授,您的实用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非常契合,中国人最讲究实用。中国人拜佛讲究先有用再拜;欧美人则是先祈祷才企盼神的庇佑,完全相反的思维方式。”
  杜威沉思道:“中国确实值得我去。”
  他们今天还有课程,李谕先行告退,接着来到纽约唐人街。
  司徒美堂正在安排新一波的人员招募。
  “工厂加了这么多订单,是不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司徒美堂问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