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606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谕点点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有钱让老百姓都赚,岂不更好。”
  张镇芳作为旧时代官僚出身的人绝不可能有这种觉悟,错愕道:“李……李大学士果然像大学士。”
  李谕笑道:“百姓有钱了,自然会增加购买力,而且传出去好口碑,会有更多人购买我们发行的债券,同时在盐业银行存钱,对我们也有利不是?”
  张镇芳佩服道:“难怪总统以及唐绍仪先生、张謇先生等人都说您有不世之才,本人心服口服,您说什么我照做就是。”
  李谕指着满桌子菜:“事情聊得差不多,可以吃饭了吗?孩子都看饿了。”
  张伯驹一直在旁边端端正正地坐着。
  张镇芳笑道:“来来来,先生快请!”
  李谕随口问张伯驹:“来北京上学?”
  张伯驹回话时就把筷子放下,一字一句说:“回先生,我现在正准备考军校。”
  “军校?”李谕看着他略显瘦弱的体格,有点不可思议。
  “是的,先生,”张伯驹说,“我想做个骑兵将军!”
  李谕说:“祝你成功。”
  张伯驹道:“多谢先生!”
  张伯驹至少得在军界混上接近十年才抽身出来,按说军旅生涯对人很有好处,只不过民国的军旅生涯一言难尽……
  张镇芳凭借与袁世凯的亲戚身份,以及多年盐运使经历,再加百万资金,银行很快就开办起来,根本没有遇到任何阻碍。
  他把盐业银行的总部设在了京城。
  除了公债方面的金融业务,李谕又去天津找了范旭东。
  永利碱厂已经进入生产,而且天赐良机,现在不用刚生产就立刻陷入英国制碱公司的价格竞争中。
  李谕让盐业银行提前批了20万元低息贷款,让他们抓紧生产。
  其实以一战时期欧洲市场的紧俏,就算高息,永利碱厂也能大赚。
  范旭东则压根没想到李谕如此给力,当初说能解决资金问题,还真解决了。
  他的想法一直是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一点点靠着经营慢慢做大,结果永利碱厂刚刚创办一年多,就拿到巨额资金支持。
  范旭东说:“先生,这钱我拿得有点烫手,要是还不上怎么办?一年还有三个点的利息。”
  李谕说:“放心吧,你只管疯狂生产,自有渠道销售。”
  “您指的是欧洲?”范旭东问。
  “当然!”李谕给他吃上定心丸,“英法德俄全都红了眼,根本无力顾及后方生产,所有的钱都拿出来也不够军费,还要在国外发行公债凑钱。他们怎么可能还有资金支持企业?况且大批青年被征召去了前线,工厂想生产都难。”
  “这么惨?”范旭东道,“他们可是列强啊!”
  “那又怎样?”李谕说,“先别管他们列不列强了,有钱不赚是傻瓜,这种机会绝不能错过!”
  范旭东握了握拳头:“好!不管怎么说,我们的货不愁卖,就算赚不了钱,也赔不了多少。”
  纯碱当然不可能愁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