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61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院士先生,你的话太重了!”卫西琴有些不高兴。
  “卫西琴先生,我想你根本不够了解中国文化。中国人有句话叫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也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包容,而不是某个标签。”李谕铿锵有力地说。
  卫西琴气鼓鼓道:“我还知道一句中国话,道不同不相谋!严复先生,我先告辞了!”
  严复有些尴尬,把他送出大门后,回来对李谕说:“疏才啊,卫先生是真的喜欢中国文化,他还专门写了一本《中国教育议》,要我来翻译。”
  这本书是严复的最后一本译著。
  李谕说:“想搞中国教育,还得中国人自己。我觉得蔡元培先生从德国回来后,要比一个德国人更懂。”
  “敢这么斥责洋人的人,你是我见过的唯一一个,”严复叹了口气,“罢了罢了,你来找我有什么事情?”
  李谕说:“我在想如何见到醇王。”
  “见他干什么?”严复感觉有点奇怪。
  李谕说:“醇王府的管家要卖几幅唐宋元时期的字画,全部出自《石渠宝笈》,价值连城,最令人不快的是他想卖给日本人。”
  “日本人?”严复严肃起来,“确实要重视。不久前,外交部孙宝琦总长告诉我,日本方面通过新任公使日置益突然递交文书,列举了多达二十一条要求,每一条都堪称盛气凌人,毫无底线。”
  “二十一条?!”李谕惊道。
  “怎么,你知道?”严复问。
  “我,我不知道……”李谕连忙说。
  “无妨,早晚都会知道,”严复说,“日本人的要求太过分,二十一条大体分成五号,前四号对满、蒙、山东以及在华企业提出了众多更加苛刻的要求;而第五号更令人发指,竟然要求民国政府聘用日本人担任各大重要部门的顾问,并且要求合办警察,等等此类,视我国之主权如无物。”
  李谕自然知道这些条款,小鬼子的心思表现得太急切,几乎明晃晃亮出了刺刀,并且摆明就是逼着中方签订。
  李谕问道:“总统府什么态度?”
  “态度?”严复冷哼道,“整个总统府都气炸了,外交总长孙宝琦和陆军总长段祺瑞差点要动手打人。袁大总统都对从北洋时代就跟随自己的日本顾问坂西利八郎愤愤道,‘日本国本应以平等之友邦对待中国,何以时常竟视中国形如猪狗!’”
  李谕心想,袁世凯倒是明白最基本的道理,不敢直接做卖国贼。
  不过他可能还不知道,这位坂西利八郎可是日本第二代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的老师。
  李谕只能说:“日本人到底怎么想的,现在大家一定清楚了。”
  “太清楚了,”严复说,“但日本人诡计多端,他们跳过国会,直接面承了总统。”
  日本人自然是想借袁世凯想要复辟的心理,表示支持,利诱他同意。
  不过福祸有时候就是难料。
  袁世凯因为“二十一条”和复辟导致大半生所作所为全部付诸东流,但此后顾维钧等人却发现了日本人的百密一疏。
  ——就是因为日本人自作聪明跳过国会,直接找袁世凯,顾维钧等人才能在和会上挑明是日本人胁迫所为,并且没有得到国会承认,继任政府不再承认。
  李谕说:“如果觉得不好处理,可以‘偷偷’地公开到报纸上,让日本人面对舆论压力。”
  严复说:“孙总长有同样的想法,只盼届时英美可以出手斡旋。”
  李谕摊摊手:“尽可能拖吧。”
  严复说:“对了,这两天孙总长与一众官员要去紫禁城见逊帝宣统,听说醇王也会到,说不定你能见到他,其他时候见醇王的确不容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