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64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谕说:“这一切一定也在南海先生的先见之中吧?”
  “我……”康有为老脸涨得通红,根本接不上话,这次是真的颜面扫地,彻底没了威望。
  反观他的大弟子梁启超,段祺瑞重新组阁后,被任命为了财政总长。
  当然了,两人早就反目。
  从此以后,康有为基本淡出了民国视野,跑到了茅山隐居。
  反正这个夏天的复辟挺搞笑,但多少也有点积极意义。
  比如杨度就说过:从此之后中国人再不会认真辨明“君主专制”与“君主立宪”之区别。凡“君主”必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也就是说,称帝将会彻底没有舞台。
  或许也是因为这两次失败的复辟,一些宗社党更加看明白了时局,后来日本人扶持溥仪复辟,包括他老爹摄政王载沣在内的很多人都不待见。
  ……
  近期的报纸对张勋可谓口诛笔伐,骂到狗血淋头。
  《申报》驻京特派记者邵飘萍不时出现在东厂胡同蹲点,李谕经常遇见他,知道他的目标是旁边的黎元洪府,有时候会跟他开玩笑:“邵记者,不然晚上住在我这吧,方便一些。”
  邵飘萍笑道:“我就是看看谁来造访黎大总统而已。”
  他在新闻探访方面挺牛。
  邵飘萍现在最想获得的新闻就是对德宣战的确切消息。
  黎元洪因为之前发布过取缔国会的指令,羞愧难当。最近府上又发生了一起离奇命案:黎府的卫队排长突发疯癫,用刺刀连续刺死队长和两名士兵后冲出门外,被追上的卫兵击毙。黎元洪受到很大刺激,更没有心思复出。
  没了黎元洪的阻碍,对德宣战就是板上钉钉。
  为了一手新闻,邵飘萍不知道从哪搞了辆内阁牌照的汽车,混入了内阁,见到段祺瑞后,他以身家性命担保,如3天之内在北京走漏风声,愿受处分,从而获得了北洋政府即将对德宣战的独家新闻。
  他立即电讯上海《申报》总部,消息当天传遍上海滩。
  由于现在的消息传递速度慢,5天后段祺瑞才知道。
  段祺瑞意识到自己上了当,让邵飘萍玩了个时间差的文字游戏,却也无可奈何。
  凭借此事,《申报》“北京特别通讯”风靡全国,邵飘萍的名字也随之传遍整个新闻界。
  第六百二十二章 荧光灯
  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后,李谕顺势接管了药厂全部的产业,唐绍仪和梁启超在中间没少帮忙。
  唐绍仪此刻没什么官职在身,纯属一身轻。
  梁启超则是因为当了北洋政府财政部部长后才发现接手的是最烫手的一个山芋。
  整个民国时期,财政一直一塌糊涂。在这个任上,你想做点事,门都没有,只能中饱私囊。
  后来的宋子文和孔祥熙就是典型代表。四大家族里,宋家非常强,但宋子文这个人却并不贪,或者说他已经不需要贪。宋子文又很懂经济学,这让他和老蒋之间很难对付,因为老蒋总给他出“难题”,导致宋子文辞职好几次。
  孔祥熙接了宋子文的班后,干了什么就不用多说了。
  梁启超更是属于想做点事的,他上任后发现了一个契机:由于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庚子赔款自然不用还了。协约国如英法也都同意延缓五年支付,这样每年就省下一千三百多万银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