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64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都是洋货。”刘鸿生说。
  李谕纳闷道:“现在还有洋土?”
  “一直有。”刘鸿生说。
  黄楚九也不知内情,说道:“不可能吧!就算洋人假公营私,他们也绝不敢公然让洋土过海关。”
  “确实不敢走海关,但这些鸦片商想了绝妙的办法,”刘鸿生说,“我在码头待的时间久,见过他们的操作。黄浦江直通大海,有自己的潮汛。烟商看准黄浦江涨潮的时间,将密封的烟土一包包抛入江水中,利用潮汛的力量,就可以送到人迹罕至的某一段黄浦江边。这段江岸上早已预伏了一群专门捞烟的人员,如此便可神不知鬼不觉地将烟土运到内地烟商手中。”
  黄楚九感叹道:“真是把靠海吃海给研究明白了。”
  刘鸿生说:“不过潮汛终究无法完全掌握,岸边总有一些得到内幕消息的其他人,偷偷拿着扒钩抓取烟土。烟商吃了瘪,也不敢声张。”
  “简直就是黑吃黑,”李谕笑道,“果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刘鸿生说:“上海滩正是个大江湖。”
  第六百二十七章 鬼精
  刘鸿生和宋子文对汽车工厂的事情非常上心,建厂的这段时间一直在跑供应链、原材料、销售渠道的事情。
  销售渠道最不用担心,基本上产量决定销量,造出来多少就可以卖出去多少。
  供应链方面,主要问题就是一些零部件国内还无法生产,需要从老美那边进口。好在零部件进口远比进口整车便宜太多,而且十分方便成批量运输。
  再加上专利是李谕自己的,最终造出来的整车价格绝不会比进口车贵。
  刘鸿生越干越起劲,几天后他对李谕说:“昨天我在码头见到几个日本商人,他们听说我们要做汽车工厂后震惊不已,因为他们现在连汽车的结构都没有完全弄明白,据说还有人研究您的差速器模型。”
  李谕笑道:“他们正在发展飞艇这项很有前途而且高大上的产业。”
  “飞艇?”刘鸿生想了想,“就是那种大大的气球?”
  “是的。”李谕说。
  “这东西好啊!”刘鸿生说,“我记得新闻上好像还提到飞艇轰炸过巴黎、伦敦。”
  “反正鬼……点子多的日本人研究方向对了,”李谕说,“估摸着他们今年就能开通飞艇航线。”
  刘鸿生竟然有点羡慕:“会长先生,您精通科学,为什么没有搞天上的飞艇?”
  “搞了呀,”李谕说,“天津的冯如飞机厂几个月后应该就能推出客运飞机。”
  “怎么又成了飞机?”刘鸿生有点糊涂了。
  “额……”李谕不太好解释,只好说,“因为我觉得飞机稍微亲民一点。要是研制飞艇,造价太高,票价也高得离谱。咱们国力贫弱,弄不起。”
  “有道理!”刘鸿生很接受李谕的解释,“就像蜂窝煤,我们最需要这种用科技提升效率的发明创造。”
  “科技就是这么用的,”李谕说,“而且飞机已经爬升到了一个很可怕的产能,日本人估计不愿意涉足。”
  刘鸿生尴尬道:“很可怕的产能?我可没有见到过。”
  “我说的是欧美那边,他们这两年开足马力生产飞机,已经远超战场需要,等战争结束,就会出现大量闲置的飞机和零部件。”李谕说。
  “闲置就太可惜了。”刘鸿生道。
  “那时会有很多飞机被改装成客机,以收回成本并创造利润。”李谕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