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65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徐世昌看了眼屋里,然后声音小了一点:“只需达到欧洲中学的水平就够。”
  “那庄先生太没问题了,”李谕肯定地说,“他现在是威海卫的官员,对我们国家的文化异常崇拜,只要紫禁城写个聘书,庄先生会毫不犹豫地答应。”
  “对我们的文化异常崇拜?”徐世昌显然对这一点最满意,立刻也不多问了,招呼过来世续,“世续大人,院士李谕为我推荐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帝师人选,是一名英国人。”
  世续问:“英国人?”
  徐世昌说:“对的,他的中文非常流利,而且没有英国人那种令人讨厌的高傲,反而对我们的文化崇拜至极。”
  世续显然也很看重这一点:“崇拜我们文化的英国人,很不错!希望院士先生修书一封,提前告知,问好这位英国老师方便与否,然后我们便可写出聘书。”
  李谕心想,果然现在的小朝廷相当没面子,生怕自己写了聘书被对方拒绝,要让别人先问好才行。
  “好吧,”李谕既然主动提到了庄士敦,只能担下这个活儿,只要不让自己去紫禁城就好,“庄先生对皇室非常尊敬,知道紫禁城要聘请他为帝师,一定非常高兴。”
  世续说:“果然还是英国人像绅士,他们之所以如此优雅,就是因为有个国王。”
  其他几位前清王公纷纷点头称是。
  李谕冷冷一笑,不愿意搭话,也没必要和这些遗老争论。
  徐世昌问:“院士先生一起来喝一杯?”
  李谕马上拒绝:“我和蔡校长以及几位教授要一起离开了,告辞。”
  ——
  走出会贤堂饭庄,胡适说:“紫禁城请老师,我们不如也请个美国教授过来。此前我与杜威教授通信,他明确表示愿意来趟中国。”
  蔡元培说:“很好,现在学生运动风起云涌,对西洋文化热忱很高,请个美国教授有益处。我对杜威教授有所耳闻,他正好从事哲学与教育,还是许多留美学生的老师,我十分欢迎。”
  李谕也感觉杜威比较合适,此时请来密立根、普朗克等人的效果真不如一个专门搞教育和哲学的,毕竟国内的科学教育还没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
  相对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大众更容易听懂他的话。
  而且杜威对中国很了解,搞哲学的人又喜欢批判,反正学哲学的都擅长辩论和吵架,学生们现在势头正盛,在五四之前,弄弄哲学见效比较快。
  胡适怕自己威望不够,说道:“蔡校长,院士先生,咱们一起联名吧?”
  李谕轻松道:“可以。”
  “我也没意见,”蔡元培说,然后又对李谕发出邀请,“我在北大成立了一个进德会,疏才有兴趣加入吗?”
  “进德会?”李谕问。
  蔡元培说:“这是一个强调德行的会员制组织,我分成了三种会员,甲种会员要做到不嫖、不赌、不娶妾;乙种会员于前三戒外,另加不做官、不做议员。疏才完全能达到乙种会员的资格。”
  李谕随口问:“第三种会员是什么?”
  蔡元培说:“丙种会员则于前五戒外再加不吸烟、不饮酒、不食肉三戒。”
  李谕直接惊呆了:“算起来正好八戒!”
  蔡元培说:“能做到八戒的人可不多。”
  对李谕这种现代人来说,蔡元培的八戒很难想象,因为蔡元培的八戒基本都针对私德,而李谕穿越前的时代,更强调公德,对个人私德很少会在社会面上提及,除非公众人物。
  不过转念一想,自己此时此刻就是个公众人物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