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68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来到南开大学,李谕仍旧讲了讲关于相对论以及量子力学的内容,尽量捡一些影响力大又通俗易懂的内容,比如最近的光会偏折这种比较改变人观念的理论。
  开完讲座后,听众中的吴蕴初以及俞同奎一起找到李谕。
  吴蕴初是民国时期的大化工实业家,中国氯碱工业创始人,非常牛。
  俞同奎则是国内最早一批化学教授之一,对化学教育贡献很大。
  简短介绍后,吴蕴初说:“听说江门已经有人开始建造合成氨工厂,但规模做不大,技术也不够达标。我想联合俞校长,一同引进合成氨工厂。”
  俞同奎刚刚做了新成立的北京工业大学校长。
  李谕说:“合成氨的产线不太好买,美国、欧洲都缺,过几年等他们产业饱和后,才能买到设备。”
  俞同奎惋惜道:“一直进口化肥生产原料,国内的压力太大。”
  李谕想了想说:“如果二位想摩拳擦掌做点事情,完全可以先生产丙酮。”
  丙酮也是重要的化工产品,主要做溶剂,可以用到相当多化工门类中。
  “用工业发酵的方法生产丙酮?”吴蕴初说,“这项技术的专利费太高,关键握在犹太人手里,他们做生意太较真,我怕吃官司。”
  李谕笑道:“欧洲大战打完,情况不一样了。持有工业发酵技术的魏茨曼把专利让了出来,以换取各国尤其是英国对犹太建国的默许。”
  魏茨曼是英国裔,犹太复国运动的领军人,本职是个科学家。他在一战时期,用工业发酵的技术制作丙酮,然后生产无烟火药。
  1917年左右,魏茨曼为了复国运动把专利让了出来。
  那时候一战打得正火热,除了魏茨曼,还有一些犹太人向英国政府施压,于是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就发表了那个着名的《贝尔福宣言》,成了犹太复国主义在巴勒斯坦发展壮大的保护伞。
  但众所周知,英国佬在衰弱的过程中,给全世界埋了一大堆政治地雷。
  以色列建国也是其中之一。这份宣言模棱两可,并没有明确指出到底哪块地用于犹太人建国。
  英国刻意挑拨阿拉伯世界与犹太人的矛盾,对两边的态度也没有从一而终,曾偏向过阿拉伯世界。
  后来犹太人干脆直接拿出《圣经》作为地契,声称这片“流着牛奶与蜂蜜的地方”是上帝对他们的“应许之地”……(在好多节目听过这句话,宣传真是够到位,犹太人把持老美传媒效果显着啊。)
  吴蕴初不是死板之人,丙酮这玩意算重要的化工产品,甚至可以牵扯上军工,所以能造就造呗,他对俞同奎说:“有了专利就好办,咱们研究研究工艺,买套生产线。”
  李谕说:“欧洲刚打完仗,很多军工类的产业过饱和,不再需要,是史无前例的购买机会,过了这村就真没这店了。”
  俞同奎赞同道:“从明天开始,我就开始这方面的研究。”
  李谕说:“需要资金的时候随时通过盐业银行联系我。”
  两人抱拳道:“我们就是知道院士先生对民族工业向来支持,才冒昧来找的您。”
  李谕笑道:“应该的。”
  反正他有的是钱,该花的地方赶紧花。
  ——
  李谕在南开连续讲了一周讲座,期间住在五大道一座宾馆,有次碰见了直皖战争失败后下台在天津第一次做寓公的段祺瑞。
  “段总理。”李谕打招呼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