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69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罗振玉给他解释了解释才知道:二十年前,故宫内阁大库因年久失修,漏水问题日益严重需要修缮,结果遇到庚子国难,搁置了下来,一直到宣统登基后才得以继续。
  保存相对完好的资料运到文华殿,残破点的一万麻袋本想烧掉,时任学部参事的罗振玉建议保存了下来。
  如今北洋政府对外借款很难达成,因为各国银行团都不确定南北两个政府谁能笑到最后。所以北洋政府的财政异常紧张,薪水都发不出来,决定卖掉这批档案。
  王国维说:“我看过这批档案,虽然有些残破,但不少是明清史料孤本,价值不菲。”
  罗振玉说:“可北洋政府竟然按斤卖!称了15万斤,作价4000大洋。”
  这可比四库全书便宜太多了。
  李谕尴尬道:“真当废纸了?”
  罗振玉说:“他们要是卖四万或者十四万我都不会这么难过,最少买主不会随意丢弃。”
  李谕说:“钱倒是不多,我可以提供给你们,但后续保存怎么办?”
  罗振玉说:“博物馆有地方,他们不过是缺维护的钱罢了。”
  “那就好办,”李谕说,“钱我来出,后续的维护就要靠你们了。”
  王国维高兴道:“我们就知道院士先生会出手!”
  李谕笑道:“小钱,都是小钱,不足挂齿。”
  李谕肯定不懂这些文史内容,王国维和罗振玉找李谕,就是因为他一方面很有钱,一方面又好像很热衷保护文物。
  他们两人都对晚清非常有感情,所以才想方设法保护这些内阁资料。
  王国维甚至仍然留着辫子,在民国的大师中,留辫子的不多,也就他和辜鸿铭。
  不过王国维的性格不如辜鸿铭那么刚,比较内敛。
  两年之后,罗振玉还建议王国维成为了小朝廷的南书房行走。也就是从那时起,他们两个三十年的老朋友兼亲家的关系开始慢慢裂开。
  第六百六十八章 脾气
  汤飞凡在多伦多大学不时给国内发回电报,从内容看,胰岛素进入临床的速度异常快,他们已经找到提纯的办法,并申请了专利,基本代表马上可以进行临床治疗。
  之后得想办法尽快把这项专利在国内落地,李谕在上海接收的拜耳药厂能够进行生产,就是价格肯定便宜不了。
  最近吴有训等人要动身赴美留学,李谕也准备去趟美国,毕竟老外还是不太认可东方科学家,李谕算是另类中的另类。
  李谕必须靠自己的地位帮他们争取到应有的尊重,才能进而获得诺奖。
  另外,爱因斯坦今年肯定是可以拿奖了,拖了一年,诺奖评委会终究压不住了。到时候李谕可以顺便去参加个颁奖典礼。
  而在此之前,李谕要在上海进行几次理论物理学的演讲,然后乘船出发。
  为了宣传理论科学,李谕又专门写了一本小册子,用通俗的方式讲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小册子依旧由商务印书馆发行,他们印刷了几年《科学杂志》,对科学公式的排版非常有心得。
  商务印书馆中,张元济看着这本小册子很有把握地说:“第一批印刷最少一万册。”
  李谕说:“按照流程,你们不是应该先审议审议吗。”
  张元济说:“我们哪有审阅这种书籍的本事,能有一本中文版的就谢天谢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