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69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再加上德国疯狂的通货膨胀,能把人逼疯。
  李谕说:“我想美国人出得起,而先生要是继续前往日本和中国,能收到更多的收入,我可以给你保证。”
  爱因斯坦说:“真能这样,我肯定去!希望这是我最讨厌的名声给我带来的唯一好处。”
  卢瑟福说:“名声还是有好处的。”
  “自从日食观测以来,虽然我获得了很多名声,可总感觉盛名之下我变得越来越愚蠢了,这种现象当然很普遍,”爱因斯坦顿了顿,“不对,李谕先生是个例外,他早早获得盛名,还能不断有新突破。”
  卢瑟福笑道:“不管怎么说,你都成了相对论方面的权威。”
  爱因斯坦说:“以前最讨厌权威,现在我却成了权威,真够讽刺。”
  “只能说是甜蜜的烦恼。”李谕道。
  汤姆逊说:“有了名声,最少会引起公众对物理学的关注,有积极作用。”
  李谕说:“而且发行知识总比发行货币好得多,最少能让人变得不愚蠢。”
  卢瑟福说:“我认可李谕先生的说法,最近书店经常看到一本叫做《相对论的统治》的书籍———只要带上“相对论”几个字,就很容易成为畅销书———作者就在用相对论的理论来支持他自己的政治观点,即需要避免教条主义才能使社会生气勃勃。”
  “还好他说的尚且在正道上,”爱因斯坦说,“不过名声还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会招致怨恨,不久之后,我就要面对莱纳德他们的一场科学“审判”。”
  汤姆逊安慰说:“已经不是烧死布鲁诺的时候了。”
  李谕则说:“正好我也会去德国,到时我做个二辩。”
  爱因斯坦欣慰道:“那真是好极了!”
  第六百七十一章 叹息之墙
  爱丁顿晚点进入屋内,拿着一份从美国发过来的电报,说:“我听说了一个令人非常疑惑的结果,似乎有人改进了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技巧,声称能够证明以太存在,光速可变。”
  李谕知道不可能,于是说:“这种消息源听着就不可靠,需要再探。”
  爱因斯坦也觉得有点怪异,说:“看来我刚刚成为权威,就有人想推翻了。”
  李谕笑道:“他们得先推翻迈克尔逊。”
  爱丁顿说:“现在想出名的人太多,总有人要抛出点惊世骇俗的结论。”
  爱因斯坦则平静地说:“上帝难以捉摸,但并不心怀恶意。”
  这是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后来还刻到了一座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大楼休息室壁炉上。
  对此爱因斯坦的解释是:“大自然因其本性高贵而隐藏了自己的秘密,但并非通过诡计。”
  不过再过上十几年,当量子力学越发完善,尤其是核心理论之一的不确定性原理以及波函数的概率解释出现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晚年的爱因斯坦曾站在那个壁炉前,悲叹道:“谁知道呢?也许他的确有点儿恶意。”
  爱丁顿说:“我已经发了一封电报给迈克尔逊教授询问。”
  “他还在一如既往地测量光速?”爱因斯坦问。
  “是的,”李谕说,他经常去美国,比较了解美国的物理界,“迈克尔逊教授在加利福尼亚州建了一个长达22英里的光路,想要进行更精准的测量。”
  “真是难以置信!”爱因斯坦说,“迈克尔逊教授称得上一位科学中的艺术家。”
  “不管怎么说,光速不可能再测出变化,说这些话的人,更应该检查检查自己的实验仪器和实验原理,或者去迈克尔逊教授那里看一看,而不是立刻丢出不负责的结论,这个行为本身就一点都不科学。”李谕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