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697节(2 / 4)
从那时起,爱因斯坦在德国的处境就没有现在这么安逸了,因为据说他也上了暗杀名单,主要源于他莫大的名气。
暗杀嘛,对象往往都是大政客或者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物。
离开拉特瑙的豪宅,爱因斯坦随口问道:“你下一步去哪做讲座?”
李谕说:“讲座暂时停停,我准备写个论文。”
“什么论文?”爱因斯坦问。
李谕说:“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罗斯托克大学一名叫做斯特恩的副教授与助手格拉赫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又是小杂志?”爱因斯坦好奇道,“你怎么有那么多时间去看这些东西?”
李谕笑道:“碰巧看到,而且与量子理论比较相关,就仔细研究了研究。”
“能让你李谕院士看中,他们的实验可能很快就要登在《物理年鉴》上了。”爱因斯坦说。
李谕关注的即斯特恩-格拉赫实验。
一开始斯特恩和格拉赫这两人的实验确实没有引起重视,并且他们两人也不是搞理论物理的,斯特恩本来只是想验证验证索末菲与玻尔谁对谁错。
玻尔提出能级理论后,索末菲不是给他扩展了一下嘛。索末菲觉得玻尔的轨道模型不见得一定是个平面,不同电子之间的轨道可能有夹角。但这样就陡然从平面几何变成立体几何,难度大幅提升。
学界称其为轨道量子化。
索末菲一战前就提出这个理论,确实困难,加上战争的缘故,一直没什么进展。
打完仗后,斯特恩这个“局外人”突发奇想要验证验证索末菲和玻尔的理论。
对于量子理论来说,斯特恩的确是个局外人,此前一直研究的是热力学,不太懂量子论。
他开始做实验挺简单,就是让加热后的银原子(加热后原子的运动就更乱了)通过不均匀磁场然后投在屏幕上。
按照玻尔的理论,成像会是两个点,因为角动量的量子化只能取两个值;按照索末菲说的,加上z方向,会是三个点。
开始格拉赫检查发现屏幕上没有任何东西。
而斯特恩拿过来一看,有两个点。因为斯特恩抽劣质雪茄,里面含有硫,然后遇到银后就成了硫化银。
——但其实也没证明玻尔是对的。
对他们而言,实验做到这儿就结束了。
但李谕可是知道,这个实验和什么空间量子化没关系,而是发现了极为重要的性质———电子自旋。
第六百七十四章 不服
李谕在论文中首次引用了“自旋”一词,比历史上提前了三四年时间。
他于文中说明斯特恩-格拉赫实验出现两个点,就是因为电子具有自旋这种与生俱来的内禀属性。
后世的高中生都可以理解,学过化学肯定知道,原子的化学性质是由最外层电子体现出来的。而自旋有两个值,1/2和-1/2,即表现为了两个点。
只是由于斯特恩-格拉赫做的实验没有那么完善,所以没有过于深入去解释。
但字里行间中,李谕已经或明或暗提出了电子的自旋不能同时在两个方向有确定值。
“自旋”这个词有那么点唬人,乍一听以为是电子在旋转,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很多人可能都忽略了一个现象:电子这些基本粒子并没有测得过体积下限,更像一个概念点。或者说有半径无体积———确实不太好理解,但量子力学不好理解的事情本来就很多,先知道就可以。 ↑返回顶部↑
暗杀嘛,对象往往都是大政客或者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物。
离开拉特瑙的豪宅,爱因斯坦随口问道:“你下一步去哪做讲座?”
李谕说:“讲座暂时停停,我准备写个论文。”
“什么论文?”爱因斯坦问。
李谕说:“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罗斯托克大学一名叫做斯特恩的副教授与助手格拉赫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又是小杂志?”爱因斯坦好奇道,“你怎么有那么多时间去看这些东西?”
李谕笑道:“碰巧看到,而且与量子理论比较相关,就仔细研究了研究。”
“能让你李谕院士看中,他们的实验可能很快就要登在《物理年鉴》上了。”爱因斯坦说。
李谕关注的即斯特恩-格拉赫实验。
一开始斯特恩和格拉赫这两人的实验确实没有引起重视,并且他们两人也不是搞理论物理的,斯特恩本来只是想验证验证索末菲与玻尔谁对谁错。
玻尔提出能级理论后,索末菲不是给他扩展了一下嘛。索末菲觉得玻尔的轨道模型不见得一定是个平面,不同电子之间的轨道可能有夹角。但这样就陡然从平面几何变成立体几何,难度大幅提升。
学界称其为轨道量子化。
索末菲一战前就提出这个理论,确实困难,加上战争的缘故,一直没什么进展。
打完仗后,斯特恩这个“局外人”突发奇想要验证验证索末菲和玻尔的理论。
对于量子理论来说,斯特恩的确是个局外人,此前一直研究的是热力学,不太懂量子论。
他开始做实验挺简单,就是让加热后的银原子(加热后原子的运动就更乱了)通过不均匀磁场然后投在屏幕上。
按照玻尔的理论,成像会是两个点,因为角动量的量子化只能取两个值;按照索末菲说的,加上z方向,会是三个点。
开始格拉赫检查发现屏幕上没有任何东西。
而斯特恩拿过来一看,有两个点。因为斯特恩抽劣质雪茄,里面含有硫,然后遇到银后就成了硫化银。
——但其实也没证明玻尔是对的。
对他们而言,实验做到这儿就结束了。
但李谕可是知道,这个实验和什么空间量子化没关系,而是发现了极为重要的性质———电子自旋。
第六百七十四章 不服
李谕在论文中首次引用了“自旋”一词,比历史上提前了三四年时间。
他于文中说明斯特恩-格拉赫实验出现两个点,就是因为电子具有自旋这种与生俱来的内禀属性。
后世的高中生都可以理解,学过化学肯定知道,原子的化学性质是由最外层电子体现出来的。而自旋有两个值,1/2和-1/2,即表现为了两个点。
只是由于斯特恩-格拉赫做的实验没有那么完善,所以没有过于深入去解释。
但字里行间中,李谕已经或明或暗提出了电子的自旋不能同时在两个方向有确定值。
“自旋”这个词有那么点唬人,乍一听以为是电子在旋转,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很多人可能都忽略了一个现象:电子这些基本粒子并没有测得过体积下限,更像一个概念点。或者说有半径无体积———确实不太好理解,但量子力学不好理解的事情本来就很多,先知道就可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