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74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谕收拾心情,拿出一份文件:“这是教育部的批示,他们已决定将大学迁往青岛。”
  傅斯年说:“青岛?那里的日本人不是更多吗?”
  “青岛的资源总归更多一些,而且济南现在的情况,你看怎么办学?”孙学悟叹道,“青岛的洋人多,还有英国人和美国人的武官,日本人起码不敢如此放肆。”
  “迁校也好,可以好好整顿一下,”傅斯年说,“以前那个魔王张宗昌,竟然霸道地要自己当校长,荒唐至极!他张宗昌有什么文化,令人笑掉大牙!要让全济南的学子朗诵他的《大明湖》吗?”
  李谕想起张宗昌这位“诗界奇葩”也觉得很无语,《大明湖》是首打油诗:
  大明湖明湖大
  大明湖里有荷花
  荷花上面有蛤蟆
  一戳一蹦跶
  不过你别说,就算这样,张宗昌的诗竟然也比乾隆的流传广……
  李谕说:“我对于校址方面的选择,没有意见。另外,除了已经商定的一部分庚款,我会拿出更多资金襄助办学。”
  傅斯年高兴道:“多谢先生!”
  李谕又说:“青岛有不少德国人,将来我联系一下,让德国派遣过来一批教师。”
  反正以后德国就开始反犹了,有的是人可以用。
  这种便宜不捡白不捡。
  ——
  除了这些基础的教育工作,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再造几个科学之“神”。在民国这个严重缺乏自信的时代,多几个神效果很明显。
  首先要造的,是已经接近“神迹”的赵忠尧。
  他的事虽然不太难处理,但李谕一定要亲自去一趟。
  抵达美国,李谕立即来到加州理工学院,找到了赵忠尧。
  此时的赵忠尧有些失望,但见到李谕后神色一变:“院士先生!”
  李谕直接问:“实验做完了?”
  “做完了,”赵忠尧说,“可是……”
  “可是什么……”
  “实验的结果有些奇怪,”赵忠尧说,“硬γ射线通过轻元素时的吸收情况才与克莱因-仁科公式相符;而当γ射线通过重元素时,出现了反常吸收,实际吸收量远大于克莱因-仁科公式得到的预计值。例如铅元素,测量得到的数值比公式所给的数值大了约40%,十分反常。”
  “事出反常必有妖,”李谕笑道,“但在科学上,说不定就是有什么新东西,就像当时的反常塞曼现象。所以应该尽快将这个实验论文发表出来。”
  “我估计也有新东西,可密立根教授觉得实验差距与理论预期太大,不同意签字发表论文。”密立根苦恼道。
  此时的科学界传统,学生或者社会人士的论文,一般都要有一个大学教授签字才能发表,其实就相当于一种初审。
  李谕来干的就是这事:“我去劝劝他。”
  密立根是个相对保守的科学家,或者说他是个只认实验的人,对于未知的东西不太积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