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3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作为一个王子,朱高炽很清楚大明的藩王制度与历朝历代皆不相同。
  大明的藩王没有封国土地,因此汉代推恩令不能硬套在大明身上。
  不过经过朱高煦这么一改,那一些子嗣较多的藩王,恐怕只需要两代人,便能将兵权削弱到极致。
  像燕王府这种只有三个王子的藩王,顶多就是三代人的时间,燕王能直辖的兵马便不足千人。
  等到第四代,那恐怕连百余名护卫都凑不齐。
  可以说,这是妥妥的明代版推恩令,很适合大明的国情。
  如果朱高炽自己是皇帝,恐怕也会乐于采纳这个办法。
  只是朱高炽很清楚,这个办法只能让朱元璋高兴,而不能让朱允炆高兴。
  作为相伴一年有余的伴读,朱高炽很清楚朱允炆想要的是什么。
  他年轻气盛,自然是不愿意花费几十、上百年时间来实施这样缓慢的办法。
  他想要的,是一口气将藩王问题解决,然后再实现他心中所想的其它计划。
  朱高炽不懂朱元璋,但他懂朱允炆。
  “这篇文章虽好,但始终速度太慢,高煦还是有些瞻前顾后。”
  知道了朱允炆想听什么话后,朱高炽自然捡着他想听的话来说。
  果然,在听到朱高炽的结论后,朱允炆脸上的笑意更甚,不过这次的笑意没有了那种让人寒芒在背的感觉。
  “炽弟言重了,高煦毕竟年幼,能想到这样的办法已经不错了。”
  朱允炆走上前来,伸手摸了摸朱高煦的《削藩论》。
  “皇爷爷看过了吗?”朱高炽明知故问,他很清楚朱允炆不喜欢这种文章,因此能让他挂在这里的只有朱元璋。
  “看过了,皇爷爷觉得高煦的办法很好,想法倒是与你不太相同。”
  朱允炆没有说出自己的想法,只是说了朱高炽的想法与朱元璋不同。
  这样的一顶帽子,朱高炽可有些背不动,但他又不能直接否认,因此只能想办法把朱允炆拉下水。
  他侧头看向那《削藩论》,摇头叹气道:
  “这些年的麻烦事太多,想来皇爷爷也有些疲惫了,因此不想大动干戈,所以高煦的办法才得以采纳。”
  朱高炽的话说出后,朱允炆果然上钩,转身坐回椅子上,语气平淡:
  “话虽如此,但一味的追求稳妥也不行。”
  “这是自然。”朱高炽走到书桌一侧,旁边的太监也端来了椅子让他坐下。
  “这几个月,高煦进步很快,炽弟可有感觉到什么异样?”朱允炆不相信曾经那么莽撞的朱高煦会突然开窍,他一直怀疑这篇削藩论是朱高炽或者朱棣指使朱高煦所写,为的就是把时间往后拖。
  “这……”朱高炽似乎早就预料到了朱允炆会这么问,因此故作迟疑,脸上也露出几分惆怅。
  瞧见他这模样,朱允炆来了兴致,坐在椅子上的身体不由凑上前:“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眼看鱼儿上钩,朱高炽以退为进的抬手作揖:“不瞒皇太孙,我半年前与高煦吵了一架,之后他便搬去了军营,至今日我才前往府军前卫与其和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