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81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宝钞的价格怎么涨的那么快?”
  朱高煦慢慢从怀里拿出三文钱递了过去,那小商贩也没多想,解释道:
  “如今苏松二府以钞抵税,一贯钞能顶一贯税额,因此两府富户行商都开出了四百文的高价收买宝钞。”
  “眼下还没到交秋税的时候,估计等到了那个时候,这宝钞价格还能再涨涨,所以近来做生意的小商小贩都尽量收取宝钞,以此贩卖给苏松二府的行商。”
  小商小贩说完,对朱高煦再度作揖行了一礼,而后就推着木车继续叫卖了起来。
  朱高煦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不由陷入沉思。
  ‘以钞抵税’是他提出的,他自然知道这个办法可以慢慢将宝钞拉回原本面额的价位。
  可问题是,在他的预设里,这样的回升是需要数年乃至十数年时间的,而不是如今这样几个月就回升了三四成。
  即便苏松二府占据天下十分之一的赋税,按道理来说也不会形成这种涨势,毕竟这个时代可没有电子通讯设备,传消息只能靠人来奔走。
  想到这里,朱高煦低头吸了一口饮料,牵着赤驩走出了清凉山街市。
  之后他陆续跑了几个南京城内的热门街市,无一例外都听到了商贩收取宝钞的声音。
  这样的声音以往可不存在,毕竟江南百姓抗拒宝钞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是持续了十几年。
  “即便是有朝廷推波助澜,也很难造成这样的局势,这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
  朱高煦站在街上,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吸了一口饮料,随后翻身上马,往家里赶了回去。
  也在他疯狂往家里赶的时候,武英殿内的朱元璋也在拿着一份奏疏皱眉,而这份奏疏的批改人正站在位置上手足无措。
  在他对面,朱允炆低头批阅奏疏,朱尚炳和朱济熺则是时不时抬头,用戏谑的眼神关注他。
  这个人无需多言,自然便是朱高煦的好大哥朱高炽了。
  “你这奏疏批阅过后,难不成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朱元璋沉吟片刻后抬头质问朱高炽,朱高炽闻言连忙作揖:“皇爷爷,奏疏之中有些文字谬误。”
  “既然知道,为何不驳回?”朱元璋紧皱眉头:“是否是你有所忽视?”
  “这……”朱高炽躬身回应道:“孙儿觉得,不应该因为这小小的失误来驳回奏疏。”
  “况且,这些奏疏多以军中武将上奏,他们许多人早年不识字,近年才学习了文字。”
  “孙儿以为,若是文臣犯这样的错误那应该责罚,但对于武将却不用那么苛刻,只要奏疏能准确传递军情就可以了。”
  朱高炽的话倒是很有自己的一番见解,朱元璋没有着急说话,而是反问他:“唐尧、商汤时期常年爆发水旱灾害,那百姓们能依靠什么来度过灾难呢?”
  他的一改话题让朱高炽有些慌乱,但朱高炽还是在思考过后给出答案:“孙儿以为,唐尧商汤时期的百姓能度过灾害是因为圣明的君主有好的恤民政策。”
  “如果没有圣明的君主给出这些政策,那百姓只会流离失所,曝尸荒野。”
  “嗯……”朱元璋抚了抚须,脸上露出笑意,似乎为朱高炽的这些见识非常高兴。
  他转头看向了一直低着头的朱允炆,向其表彰道:“允炆,你这弟弟有君人之识啊。”
  朱允炆虽然没有抬头,却一直关注着二人对话,因此听到朱元璋开口表彰时,他也念头一动,缓缓放下笔,随后作揖道:
  “爷爷说的甚是,高炽与高煦一样,都是朝廷未来的干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