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22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熟知这段历史的朱高煦却安慰道:“兴许会牵扯出旧案,但不会牵扯到还存世的勋臣们,这点你可以放心。”
  “话虽然这么说……”郭琰有些担心,沉吟过后与朱高煦对视询问道:
  “殿下,您说这次陛下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惩治涉事官员?”
  郭琰对于不懂的事情,就询问朱高煦,因为她觉得自家殿下好像什么都懂。
  对于她的问题,朱高煦也想了想历史上的南北榜案结果,然后又想到了当下南京城中老朱可能面对的局面。
  似乎是想到了老朱的困境,因此朱高煦靠在了椅子上,双眼看着前寝宫的天花板,心情复杂道:“这次的案子,恐怕会让有的人大失所望吧……”
  第182章 坐井观天
  “宣上意,丁丑科主考、前翰林学士刘三吾,副主考白蹈信二人勾结蓝玉余党,忤逆上意,抄家流放肃州卫!”“侍读学士张信,隐匿北方考生考卷,凌迟”
  “丁丑科状元陈、右赞善王俊华﹑司直郎张谦﹑司经局校书严叔载﹑正字董贯﹑王府长史黄章﹑纪善周衡和萧揖,有惑圣览,皆发配云南充军。”
  洪武三十年五月十七,原本以为丁丑科春闺已经过去的刘三吾等人还来不及反应,便被宋忠率领的锦衣卫缉拿。
  朱元璋指斥本次科举的主考刘三吾和副主考白蹈信等人为“蓝玉余党”,尤其是抓住了刘三吾多年前曾上书为胡惟庸鸣冤的旧账,认定刘三吾为“反贼”。
  除了二人,其余涉案诸官员皆受到严惩,尽数被发配流放,只有戴彝、尹昌隆二人免罪。
  此二人得免的原因,是他们在复核试卷后,开列出的中榜名单上有北方考生的名字。
  此事爆发过后,北方考生欢欣鼓舞,南方考生认为朝廷处事不公,许多南方士子纷纷上疏,为刘三吾等人鸣冤。
  对于这些雪花般飞来的奏疏,朱元璋一概驳回,并在五月二十三日下旨,将编制完成的《富民册籍》拍案。
  五月二十四日,朱元璋下旨,除云南、两广、四川富民不徙,其余《富民册籍》之上的浙江等九布政司,以及直隶应天十八府,凡田地超过七顷的一万四千二百四十一户,皆迁入南京外城,并发放宅院。
  对于百姓们来说,这两件事无相关,但对于朝野上下的百官来说,他们都清楚这是洪武皇帝对南北榜案中南人富户的反击。
  不等他们反应过来,时间便来到了六月初一。
  这一日的奉天殿上,朱元璋拖着病体亲自策问七百余名春闺落选的贡士,并钦点山东兖州府人韩克忠为状元﹑是为丁丑科夏榜状元。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取录了除韩克忠以外的六十人为进士身。
  似乎是为了反击,这次所取录的六十一人全为北方人,相比较全是南方人的春榜,多出了十人。
  不仅如此,由于春榜状元陈﹑探花刘仕谔被诛杀,这次取录的南方考生,仅有尹昌隆入了翰林。
  反观夏榜,除韩克忠三人被选入翰林,二甲之中也有五名被选入翰林。
  虽说此案杀的人不多,可影响却极为恶劣,尤其是刘三吾本人的那句“北人文理不佳”,更是激怒了北方考生。
  如果不是朱元璋足够果决,那南北问题还会进一步扩大。
  看似糊涂的一个案子,却被朱元璋处理到了极致。
  只可惜,从这一案中,许多人都看到了朱元璋窘迫的一面。
  “爹的身体不行了……”
  六月初十,当南北榜案尘埃落定,太原晋王府内也响起了一句大不敬的话。
  坐在承运殿里,朱棡手里拿着一份邸报,桌上摆着一封从宫里送来的书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