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38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哪怕经过两年的边打仗边学习,身上的那股原始习性也依旧保留。
  许多在关内大逆不道的话,放在关外却是稀疏平常的小事。
  朱高煦倒还不至于和这几个半文盲一般见识,改日让他们多读读书,他们就知道他们的话有多么大逆不道了。
  “都各自去看营盘去吧,别被南军摸了屁股都不知道。”
  陈昶摆手驱赶了几人,塔失他们倒也不觉得陈昶对他们失礼,反倒是乐呵呵的离开:“俺们的屁股可不好摸,不如你们汉人的屁股软和。”
  “你个蛮子……”陈昶被这几人气乐了,驱赶着他们离开。
  倒是在他们商量着大逆不道的事情时,身处京城朱允炆却始终心情不定。
  他召来了方孝孺为他讲解经史典籍,二人对坐武英殿内,从上午聊到了黄昏,可饶是将历朝历代的兴亡讲解了清楚,却也无法讲清楚当下的局面。
  “自古而今,朕恐怕是第一个因削藩而被如此之快打到长江的皇帝了。”
  朱允炆落下一子,坐在他对面的方孝孺闻言,当下也对朱允炆宽慰道:
  “陛下何须自扰,眼下朝廷还有数十万大军,贼兵虽短暂逞凶于扬州,但陛下坐拥长江天险,何况西川瞿能父子三人已经率领西川兵马出川,只需十日便可抵达京城。”
  “届时,北边的吴高和李坚也应该抵达江淮,我军兵马不下二十万,如何还对付不了这区区四万兵马的渤海贼军?”
  方孝孺还停留在纸面数据,但对于朱允炆这样的人来说,纸面数据是他最后的一块遮羞布。
  “陛下……”
  方孝孺刚刚说完,李权便走进了武英殿内,作揖开口道:“武定侯郭英求见。”
  “不见。”朱允炆皱眉回绝,这几日郭英不断求见他,只是他那些危言耸听的话听多了,朱允炆自己都觉得有些心虚,索性干脆不听。
  他就不相信,自己拥兵数十万,还能被不到四万兵马的朱高煦给堵在京城里。
  “是……”
  李权闻言退出武英殿,并在殿外见到了穿着蟒袍的郭英。
  他对郭英作揖:“武定侯,陛下不见,您请回府吧。”
  “唉……”听到朱允炆不愿意见自己,郭英只能叹气一声,转身佝偻着背影离去。
  自朱高煦停在万寿镇不再行动,郭英就大致猜到了朱高煦肯定留有后手。
  在他看来,朱高煦唯一可用的后手,无非就是水师。
  也因此,他一直提醒朱允炆要在意水师,不要苛责水师,以免水师投敌。
  这种话偶尔出来一次两次还好,可天天都出现,就有些打击己方士气了。
  自古而今,可从没有北军南下,南军水师集体投降的例子。
  郭英的话没人在意,这让他只觉得自己老了,跟不上时代了。
  佝偻着背影,他赶在暮鼓结束前离开了紫禁城。
  只是他不知道,就在紫禁城的暮鼓停下的同时,一支背负甲胄的四千人马成功在距离南京一百四十里外的包港汇合。统帅这支人马的,是被朱高煦委以重任的孟章。
  眼看着孟章背负甲胄,熟练的翻身上马,崔均满眼羡慕:“这兵临城下之功,足够拿个爵位了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