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393节(3 / 4)
其中公爵分别写着张玉、杨展、孟章、王义、朱能、陈亨、丘福七个人名,至于侯爵与伯爵则是燕府与渤海各执一半。
瞧着这份名册,朱棣诧异看向朱高煦,他没想到朱高煦居然还愿意给出一半的名额。
“你想要什么?”
他放下名册询问朱高煦,朱高煦只是看着他:“我要太子位,兵权和户部、吏部、工部。”
“你都要走了?那俺呢?”朱棣瞪大眼睛,可朱高煦却道:“您是皇帝,我的不就是您的?”
“……”朱棣沉默了,他可以交出兵权给朱高煦,但他得确定一件事。
“太子位可以给你,可你大哥怎么办?”
“爷爷给他册封的是燕世子,自然让他做燕王,皇帝位与他何干?”朱高煦端着脸开口,似乎再说这不是他这么想的,而是老朱这么想的。
“他做燕王……”朱棣深吸一口气,倒是没想到朱高煦还会这么诡辩。
不过朱高煦也倒是没有说错,做燕王总比做李建成要好。
“你大哥那边,我得写信问问他。”朱棣不敢让朱高炽南下,朱高煦看穿了却没有揭穿,只是继续说道:
“稍许,群臣应该还会再请您做皇帝,您要是再想推辞也行,不过别推辞太多次就行。”
“天下百废待兴,许多事情需要尽快解决。”
“您早点登基,这天下的大统也才能早点安定。”
“登基……”听到这个词,朱棣就止不住的高兴,不过他还是有些忐忑。
他一屁股坐在蒲团上,双腿盘着,佝偻着背看向朱高煦:“这治理天下,俺虽然也帮大兄治理过一段时间,可终究有些浅薄。”
“你最讨你爷爷欢心,你说这天下得如何治理?”
背靠朱元璋的画像,朱棣感觉自己说话都多了几分底气。
“能如何治理?对内轻薄徭役,重新摊派各省赋税,同时开发辽东、渤海为日后征讨漠东,进而威慑漠北做准备。”
朱高煦简单概括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朱棣听后不断颔首,他也觉得这么做很好,不过他还是开口道:
“俺南下时听说你给天下阵亡的将士发了高出八成的抚恤,并且定为常制?”
“是小子做的,小子觉得将士保家卫国,若是抚恤都抠抠搜搜,那如何提高兵卒待遇?”朱高煦不假思索的回答,他并不担心武人乱国,因为他只提升基层兵卒的待遇,可不准备提升武官待遇。
“这些都做的不错。”朱棣肯定了他的做法,同时又道:
“这京城终归是江南,离北边太远。”
“当年你爷爷就想要迁都,只是俺大兄薨逝突然,这才耽搁下来。”
“如今问题留到了你我父子手上,你觉得迁都何处比较好?”
“自然是北平,理当改北平为顺天,改北平三司为北直隶。”
“至于应天也该保留,不过应天作为南京,只能控制应天府,而原本的直隶更名为南直隶,南直隶所有州府都不归属南京管辖,而是归北平管辖。”
定都北京是一定要做的,这是朱高煦一开始就认为的事实。
中国自古军事压力都在北方而不是南方,因此历朝历代都会将大量资源投入北方边境的军事斗争,明朝也不例外。 ↑返回顶部↑
瞧着这份名册,朱棣诧异看向朱高煦,他没想到朱高煦居然还愿意给出一半的名额。
“你想要什么?”
他放下名册询问朱高煦,朱高煦只是看着他:“我要太子位,兵权和户部、吏部、工部。”
“你都要走了?那俺呢?”朱棣瞪大眼睛,可朱高煦却道:“您是皇帝,我的不就是您的?”
“……”朱棣沉默了,他可以交出兵权给朱高煦,但他得确定一件事。
“太子位可以给你,可你大哥怎么办?”
“爷爷给他册封的是燕世子,自然让他做燕王,皇帝位与他何干?”朱高煦端着脸开口,似乎再说这不是他这么想的,而是老朱这么想的。
“他做燕王……”朱棣深吸一口气,倒是没想到朱高煦还会这么诡辩。
不过朱高煦也倒是没有说错,做燕王总比做李建成要好。
“你大哥那边,我得写信问问他。”朱棣不敢让朱高炽南下,朱高煦看穿了却没有揭穿,只是继续说道:
“稍许,群臣应该还会再请您做皇帝,您要是再想推辞也行,不过别推辞太多次就行。”
“天下百废待兴,许多事情需要尽快解决。”
“您早点登基,这天下的大统也才能早点安定。”
“登基……”听到这个词,朱棣就止不住的高兴,不过他还是有些忐忑。
他一屁股坐在蒲团上,双腿盘着,佝偻着背看向朱高煦:“这治理天下,俺虽然也帮大兄治理过一段时间,可终究有些浅薄。”
“你最讨你爷爷欢心,你说这天下得如何治理?”
背靠朱元璋的画像,朱棣感觉自己说话都多了几分底气。
“能如何治理?对内轻薄徭役,重新摊派各省赋税,同时开发辽东、渤海为日后征讨漠东,进而威慑漠北做准备。”
朱高煦简单概括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朱棣听后不断颔首,他也觉得这么做很好,不过他还是开口道:
“俺南下时听说你给天下阵亡的将士发了高出八成的抚恤,并且定为常制?”
“是小子做的,小子觉得将士保家卫国,若是抚恤都抠抠搜搜,那如何提高兵卒待遇?”朱高煦不假思索的回答,他并不担心武人乱国,因为他只提升基层兵卒的待遇,可不准备提升武官待遇。
“这些都做的不错。”朱棣肯定了他的做法,同时又道:
“这京城终归是江南,离北边太远。”
“当年你爷爷就想要迁都,只是俺大兄薨逝突然,这才耽搁下来。”
“如今问题留到了你我父子手上,你觉得迁都何处比较好?”
“自然是北平,理当改北平为顺天,改北平三司为北直隶。”
“至于应天也该保留,不过应天作为南京,只能控制应天府,而原本的直隶更名为南直隶,南直隶所有州府都不归属南京管辖,而是归北平管辖。”
定都北京是一定要做的,这是朱高煦一开始就认为的事实。
中国自古军事压力都在北方而不是南方,因此历朝历代都会将大量资源投入北方边境的军事斗争,明朝也不例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