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43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次,世守云南的核心在于云南的土司之间矛盾多多,不可能、也不存在联合起来同时全部反叛的情况,甚至在某家土司反叛之后周围的本来心怀叵测的土司会立即宣布拥护大明,然后参与云南总兵组织的围剿。
  大明在云南始终是拉着多数打少数,这也是云南能够得以长期维系的重要原因,但是安南不存在这一基础。
  因此在朱高煦看来,物理消灭一批军队与民夫,将安南男丁占比大大降低,然后从江南迁徙孤寡男丁前往安南才是最快也能最稳妥吃下安南的办法。
  至于大明在安南实施的郡县制他也并不全部认可,在他看来安南就得施行军管,这样才能避免爆发更大的动荡。
  云南和安南不一样,云南爆发动荡后,由于每年二百余万贯的金银铜矿,大明会拼死将任何动荡弹压下去。
  可安南的的金银铜矿不如云南丰富且不提,开采难度也不低,比较容易开采的钨矿、铝土和稀土在这个时代又没什么作用。更重要的是,云南的价值已经被朱高煦挖掘出来了,眼下云南的矿产已经在他的指点下被探明大部分,甚至到清朝嘉庆,云南的金银铜矿探明情况也不如现在。
  正因如此,大明才能从西南获取每年二百余万贯价值的金银铜钱。
  也是因为如此,满朝官员都不抗拒对云南的投入,因为他们知道对云南投入越大,云南的回报就越高。
  相比较之下,开采难度不低还没有基础的安南对大明的吸引力甚至不如孤悬海外的吕宋大。
  只有物理快速的办法,才能让大明在交趾这片土地上获取到这个时代最为珍贵的土地资源。
  朱高煦虽然没有掌握安南的耕地情况,但从他们能养活三百万百姓来看,耕地应该不低于一千万亩。
  如果能通过正常的战争来减少安南的数十万男丁,那就能多出二三百万亩耕地。
  这些耕地如果发给迁徙安南的卫所汉人,那便能让汉人在当地站稳脚跟。
  只是这样的办法,朱棣敢不敢用就另说了。
  想到这里,朱高煦看向了朱棣,可朱棣显然不希望用这样血腥的方式拿下安南。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朱高煦开口提醒一句,他可不希望大明像历史上一样既要还要,最后弄得两头不是。
  但凡明军在安南坚决点,黎利连蹦跶的机会都没有就被镇压了。
  只是即便他这么说,朱棣却还是摇头道:“朝廷可以效仿盛唐,将安南的男丁迁徙到两广,再在安南多置卫所。”
  “那要置多少卫所?”朱高煦当着诸将的面质问朱棣,朱棣却在盘算过后开口道:“三十个卫所如何?”
  “三十个卫所最多能拉出五万战兵,想要控制安南怕是不容易。”朱高煦摇了摇头。
  “六十个卫所,十万战兵搭配你的火器,足够弹压他们了。”朱棣似乎下了决定,并劝阻朱高煦道:
  “军队开启屠刀容易,想要收回就困难了,你为将多年,应该了解。”
  “是”朱高煦在心底叹了一口气,但很快又察觉了朱棣的心思。
  显然,朱棣是认可自己所说的快办法,只是他不想让朝廷的军队干这种事。
  既然如此,那不让朝廷的兵马干这种事不就行了?
  “征讨安南如此人口庞大的叛逆,仅凭朝廷的八万兵马显然不足,不如向三宣六慰和各地土司征调兵马如何?”
  朱高煦准备让土司背黑锅,反正大明要改土归流,到时候完全可以用土司在安南劫掠作为借口之一。
  土司军队的纪律肯定不能和明军相比,只要没人管他们,他们能把安南的地皮都刮干净。
  “你觉得征调多少合适?”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