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450节(3 / 4)
“爹,二哥……”
见朱棣他们出来,朱高燧立马上前迎接,不过现在朱棣也不知道他是装出来的,还是真的被练出来了。
“懂几分规矩也是好的,上车吧。”
朱棣对朱高燧的做法十分满意,点了点头示意他上大辂。
然而此话一出,朱高燧连忙把头摇得和拨浪鼓一样,心里欲哭无泪。
若说他在大教场里经历最恐怖的事情是什么,那不是肉体训练,而是精神上的折磨,尤其是当他不小心听到了一些渤海兵卒说朱高炽与他朱高燧碍眼的话后,他几乎每天都担心大教场里有人会害自己。
哪怕在睡梦里,他都能梦到李失带着一群人找到他,询问他是不是真的觉得自己有天子气。
不管回答是与否,反正问完过后李失就会带人挥刀把他杀了,而他也从睡梦中被吓醒。
尽管知道李失没有必要杀自己,可这种梦境还是给他留下了心理阴影。
现在他好不容易出来,结果自家父亲还让自己坐天子才能坐的大辂,这不是要他半条命么。
“爹,您和二哥坐吧,我现在喜欢骑马。”
朱高燧声音中带着丝哭腔,朱棣与朱高煦面面相觑,末了朱棣才与朱高煦走上大辂,时不时还一步三回头。
直到上了车,朱棣才小心翼翼道:“老三被你吓得不轻,他不会落下病根了吧?”
“这个……”
闻言,朱高煦本人都有些忐忑的看了一眼车窗外翻身上马的朱高燧,犹豫道:“应该……不会吧?”
《明太宗实录》:“腊月辛丑,上与太子视大教场,太子疏言曰“赵王自省已久,可恕之。”上闻太子言颔首,赵王遂赦,涕零曰:“若无兄,弟恐亡矣。”
《渤海纪事本末》:“腊月末,帝与上往大教场去,帝闻赵王自省,遂赦。”
第310章 南北分卷
“是岁天下口六千六百五十九万八千三百三十七人,田亩四百五十二万七千六百三十二顷余七十二亩六分,税粮三千二百万石。”“金一万九千六百二十两,银一百四十八万七千余两,铜二百八十七万六千贯。”
“杂项、商税、矿课、盐引、茶引折色二百二十五万四千余贯,还有铁、铅、丝、绢、绸、缎、布、棉等各项折色九十四万六千余贯。”
“是岁入粮三千二百万石,其它各类折色岁入七百七十七万七千二百余贯。”
爆竹声中一岁除,伴随着奉天殿内,身穿朝服的户部尚书郁新汇报完结果,整个庙堂上身穿朝服的群臣面面相觑。
正旦大朝会,作为新年的第一场朝会,所有人穿上了朝服,而作为君王的朱棣与作为储君的朱高煦也分别穿上了冕服。
相较于这对父子的淡定,群臣们诧异的看着郁新,因为正旦朝会往往只是贺礼类的朝会,基本不会奏事。
户部的文册,理应在去岁年末交给皇帝才是,可如今却拖到了新年第一天。
况且,今年的文册上少了六军都督府的军屯籽粮,以及马匹、草束等各类东西,难不成是皇帝要更改旧制?
群臣持着笏板遐想,同时穿着冕服,拿着玉圭的朱高煦也站在高台之上,朱棣之下对群臣开口:
“即日起,户部与六军都督府各自管理钱粮。”
“臣领教令……”
当朱高煦宣布新政,群臣纷纷露出果然的表情,同时也不免关注起了去年大明的情况。 ↑返回顶部↑
见朱棣他们出来,朱高燧立马上前迎接,不过现在朱棣也不知道他是装出来的,还是真的被练出来了。
“懂几分规矩也是好的,上车吧。”
朱棣对朱高燧的做法十分满意,点了点头示意他上大辂。
然而此话一出,朱高燧连忙把头摇得和拨浪鼓一样,心里欲哭无泪。
若说他在大教场里经历最恐怖的事情是什么,那不是肉体训练,而是精神上的折磨,尤其是当他不小心听到了一些渤海兵卒说朱高炽与他朱高燧碍眼的话后,他几乎每天都担心大教场里有人会害自己。
哪怕在睡梦里,他都能梦到李失带着一群人找到他,询问他是不是真的觉得自己有天子气。
不管回答是与否,反正问完过后李失就会带人挥刀把他杀了,而他也从睡梦中被吓醒。
尽管知道李失没有必要杀自己,可这种梦境还是给他留下了心理阴影。
现在他好不容易出来,结果自家父亲还让自己坐天子才能坐的大辂,这不是要他半条命么。
“爹,您和二哥坐吧,我现在喜欢骑马。”
朱高燧声音中带着丝哭腔,朱棣与朱高煦面面相觑,末了朱棣才与朱高煦走上大辂,时不时还一步三回头。
直到上了车,朱棣才小心翼翼道:“老三被你吓得不轻,他不会落下病根了吧?”
“这个……”
闻言,朱高煦本人都有些忐忑的看了一眼车窗外翻身上马的朱高燧,犹豫道:“应该……不会吧?”
《明太宗实录》:“腊月辛丑,上与太子视大教场,太子疏言曰“赵王自省已久,可恕之。”上闻太子言颔首,赵王遂赦,涕零曰:“若无兄,弟恐亡矣。”
《渤海纪事本末》:“腊月末,帝与上往大教场去,帝闻赵王自省,遂赦。”
第310章 南北分卷
“是岁天下口六千六百五十九万八千三百三十七人,田亩四百五十二万七千六百三十二顷余七十二亩六分,税粮三千二百万石。”“金一万九千六百二十两,银一百四十八万七千余两,铜二百八十七万六千贯。”
“杂项、商税、矿课、盐引、茶引折色二百二十五万四千余贯,还有铁、铅、丝、绢、绸、缎、布、棉等各项折色九十四万六千余贯。”
“是岁入粮三千二百万石,其它各类折色岁入七百七十七万七千二百余贯。”
爆竹声中一岁除,伴随着奉天殿内,身穿朝服的户部尚书郁新汇报完结果,整个庙堂上身穿朝服的群臣面面相觑。
正旦大朝会,作为新年的第一场朝会,所有人穿上了朝服,而作为君王的朱棣与作为储君的朱高煦也分别穿上了冕服。
相较于这对父子的淡定,群臣们诧异的看着郁新,因为正旦朝会往往只是贺礼类的朝会,基本不会奏事。
户部的文册,理应在去岁年末交给皇帝才是,可如今却拖到了新年第一天。
况且,今年的文册上少了六军都督府的军屯籽粮,以及马匹、草束等各类东西,难不成是皇帝要更改旧制?
群臣持着笏板遐想,同时穿着冕服,拿着玉圭的朱高煦也站在高台之上,朱棣之下对群臣开口:
“即日起,户部与六军都督府各自管理钱粮。”
“臣领教令……”
当朱高煦宣布新政,群臣纷纷露出果然的表情,同时也不免关注起了去年大明的情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