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486节(3 / 4)
好在这沙尘暴真如朱棣所说,只是刮了半天过后便略渐平息。
不多时,天地重新变得清晰,队伍之中不时有欢呼声传出。
看着逐渐清明的环境,解缙等人纷纷觉得不可置信,若不是鼻尖那点土腥味时刻在提醒他们,兴许他们都不认为自己刚刚经历过一场沙尘。
“这塞外天气,果然如陛下所说的变幻莫测。”
杨士奇抚须,旁边的解缙闻言则是拍了拍身上的那身子土,语气不满:“这样的地方,拿下又有何用?”
他这般开口,便再无人敢诉说其它,只能随从大流。
的确,就百官们这一路北上的所见所闻来说,北方大地除了山东和北平还能见到一些春色,走出塞外则是所见皆为荒漠戈壁。
“这地方曾是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疏林草原,如今却成了这副模样,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这……臣等不知。”
马背上,朱棣感慨万千,跟在他身后的文官们此时却说不出一个所以然。
瞧着他们说不出来,朱棣也神气道:“在京城看沙盘的时候,俺问过太子这件事,太子翻阅古今书籍这才查到原因。”
“用太子的话来说,这是因为自唐以来的天气开始发生变化,降雨不足,加上历朝历代游牧民族的无节制放牧,才让这一片曾经水草丰茂的疏林草原变成了现在的沙地戈壁。”
“太子还说了,这地方就是北平风沙的主要源头之一。”
朱棣说着自己从朱高煦听来的话,不过对于这些话,胡广等人却嗤之以鼻,认为朱高煦夸大其词,唯有解缙笑不出来。
作为熟知文史的全才,解缙是研究过不少东西的,其中包括疏林草原、河套草原渐渐消失的时间他也清楚,毫无疑问是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
也就是说,朱高煦说的并没有什么问题,至少就文史这块来说没问题,至于其它的古籍就连解缙也不清楚,毕竟他可没有朱高煦那般几乎过目不忘的能力。
“不过现在不用担心了,俺们汉人拿了这块地方,便节制些放牧,总归能扼制些。”
朱棣捋了捋大胡子,随后便抖动马缰,向着前方赶去。
解缙等人见状,即便再怎么不情愿,却还是得跟上去。
风沙过去后,明军的队伍重新掌握了前进的节奏,努力朝着目的地稳步前进。
在这片广袤而又荒凉的草原上,他们迎风前进,一连数日,直到五月十八日才总算抵达了兀良哈秃城南边。
朱棣拉开望远镜看了眼情况,随后等待塘骑回报。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待塘骑确定了没有埋伏,朱棣才指挥三万大军前往兀良哈秃城扎营,同时对李失、李齐二人吩咐道:
“按照时间,孟章应该带人早早在东南的恼温江等着了,你们派人去传他,并运送粮草前来兀良哈秃城。”
“臣领旨!”
面对朱棣的吩咐,李失与李齐各率千余马步兵向东南奔走。
由于时代水文不同,加上恼温江常年泛滥,故此现在恼温江距离兀良哈秃城更近,不过二百里的路程。
朱棣瞧着二人率兵脱离大军而走,便也指挥徐增寿、李远等人率领军队在兀良哈秃城扎营,同时派出军中户部的官员,让他们率领兵卒去丈量兀良哈秃城外的耕地有多少。
他亲自率军进了兀良哈秃城,瞧着那与六年前毫无变化的城池,他不由得想到了当初自家老二逼他造反的事情。
“俺若是当时动手,恐怕结局就大不同了……” ↑返回顶部↑
不多时,天地重新变得清晰,队伍之中不时有欢呼声传出。
看着逐渐清明的环境,解缙等人纷纷觉得不可置信,若不是鼻尖那点土腥味时刻在提醒他们,兴许他们都不认为自己刚刚经历过一场沙尘。
“这塞外天气,果然如陛下所说的变幻莫测。”
杨士奇抚须,旁边的解缙闻言则是拍了拍身上的那身子土,语气不满:“这样的地方,拿下又有何用?”
他这般开口,便再无人敢诉说其它,只能随从大流。
的确,就百官们这一路北上的所见所闻来说,北方大地除了山东和北平还能见到一些春色,走出塞外则是所见皆为荒漠戈壁。
“这地方曾是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疏林草原,如今却成了这副模样,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这……臣等不知。”
马背上,朱棣感慨万千,跟在他身后的文官们此时却说不出一个所以然。
瞧着他们说不出来,朱棣也神气道:“在京城看沙盘的时候,俺问过太子这件事,太子翻阅古今书籍这才查到原因。”
“用太子的话来说,这是因为自唐以来的天气开始发生变化,降雨不足,加上历朝历代游牧民族的无节制放牧,才让这一片曾经水草丰茂的疏林草原变成了现在的沙地戈壁。”
“太子还说了,这地方就是北平风沙的主要源头之一。”
朱棣说着自己从朱高煦听来的话,不过对于这些话,胡广等人却嗤之以鼻,认为朱高煦夸大其词,唯有解缙笑不出来。
作为熟知文史的全才,解缙是研究过不少东西的,其中包括疏林草原、河套草原渐渐消失的时间他也清楚,毫无疑问是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
也就是说,朱高煦说的并没有什么问题,至少就文史这块来说没问题,至于其它的古籍就连解缙也不清楚,毕竟他可没有朱高煦那般几乎过目不忘的能力。
“不过现在不用担心了,俺们汉人拿了这块地方,便节制些放牧,总归能扼制些。”
朱棣捋了捋大胡子,随后便抖动马缰,向着前方赶去。
解缙等人见状,即便再怎么不情愿,却还是得跟上去。
风沙过去后,明军的队伍重新掌握了前进的节奏,努力朝着目的地稳步前进。
在这片广袤而又荒凉的草原上,他们迎风前进,一连数日,直到五月十八日才总算抵达了兀良哈秃城南边。
朱棣拉开望远镜看了眼情况,随后等待塘骑回报。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待塘骑确定了没有埋伏,朱棣才指挥三万大军前往兀良哈秃城扎营,同时对李失、李齐二人吩咐道:
“按照时间,孟章应该带人早早在东南的恼温江等着了,你们派人去传他,并运送粮草前来兀良哈秃城。”
“臣领旨!”
面对朱棣的吩咐,李失与李齐各率千余马步兵向东南奔走。
由于时代水文不同,加上恼温江常年泛滥,故此现在恼温江距离兀良哈秃城更近,不过二百里的路程。
朱棣瞧着二人率兵脱离大军而走,便也指挥徐增寿、李远等人率领军队在兀良哈秃城扎营,同时派出军中户部的官员,让他们率领兵卒去丈量兀良哈秃城外的耕地有多少。
他亲自率军进了兀良哈秃城,瞧着那与六年前毫无变化的城池,他不由得想到了当初自家老二逼他造反的事情。
“俺若是当时动手,恐怕结局就大不同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