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501节(1 / 4)
瞧朱高煦这话的意思,显然是准备提高百官俸禄,想到这里群臣纷纷翘首以盼。
“这是儿臣与户部尚书郭资、前户部尚书郁新所商定的《永乐朝俸禄册》,请陛下阅览。”
朱高煦话音落下,王彦也从一旁将早早准备的文册递给了朱棣。
身穿冕服的朱棣用手拨开了冕旒,一目十行的翻看完了这本新朝百官俸禄的文册,不由赞赏道:
“相较于原本基础增加了半成,偏远地区官员增加二成,俸禄折半以铜钱拨付,不错……”
朱棣其实早就看过这本文册,当下不过是和朱高煦演戏给群臣看罢了。
事情要做就得做的张扬,大朝会显然就是不错的发挥场所。
“按照文册上的,从元宵过后开始执行吧。”
“臣等谢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棣开口应下后,群臣纷纷跪下唱礼。
官员们的半成俸禄可不算少了,如果每个十年都能增加半成,那他们也不至于叫苦了,更不用说铜钱拨付一般俸禄,这对于群臣来说节省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陛下,儿臣还以为,可酌情增加百官假期。”
朱高煦继续站出来开口,不过口中说出来的话却让群臣感到陌生。
假期,这不是后世人独有的制度,而是从古至今传下来的制度。
无论是什么人,都无法一直维持某一种状态,即便是皇帝与大臣也不例外。
然而,如果天天都在休息,过着“咸鱼”般的生活,显然也无法适应工作的需要。
因此,如何让官僚群体在不降低效率的前提下,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效能,就成为古代统治集团思索很久的一个问题。
随着帝国局势的稳定,各种规章制度也日渐成全,官员的请假手续日益完善,如果一个人未经皇帝批准擅自休假,他大概率会遭到惩罚,反之,如果一个人常年不休息,也可能被皇帝厌烦。
汉朝时官员平均下来每年放假六十天,唐朝的节日假总共有五十三天,再加上平时的旬假,唐朝官员每年的假日至少能达到一百天。
到了宋朝,放假都能放出花样来。
虽说基础放假制度与唐朝相同,仍是十日一休,与唐朝不同的是,宋朝还扩充了很多节令假。
不仅如此,休假制度扩展到官员以外所有服役的人群。
另外,宋朝的地方官衙,每年腊月二十就停止办公了,叫作“封印”,让官员准备回家过年,直到来年的正月二十日才“开印”。
这样算下来,宋朝官员过年实际能放假一个月。
总之大大小小节日加起来,再加上一年三十六天的旬修,以及探亲,婚丧嫁娶之类的假期,差不多能维持在一百一十天左右。
相较于宋朝那毫无节制的假期,明代的假期显然是得到了严格把控。
洪武年间制定的假期主要包括正旦放假五天,冬至放假三天,元宵节放假十天,加上皇帝与皇后生日的两天,全年假期只有二十天。
这样的节假日让官员过得苦不堪言,如果不是迫于朱元璋给的压力,恐怕早就有人忍受不住上疏了。
如今这样的事情总算被人提了出来,这让群臣十分高兴,唯一的诧异就是提出这事情的人居然是朱高煦。
朱高煦和文官们的关系怎么样不用多说,因此当他站出来的时候,群臣们多少都有些防范。 ↑返回顶部↑
“这是儿臣与户部尚书郭资、前户部尚书郁新所商定的《永乐朝俸禄册》,请陛下阅览。”
朱高煦话音落下,王彦也从一旁将早早准备的文册递给了朱棣。
身穿冕服的朱棣用手拨开了冕旒,一目十行的翻看完了这本新朝百官俸禄的文册,不由赞赏道:
“相较于原本基础增加了半成,偏远地区官员增加二成,俸禄折半以铜钱拨付,不错……”
朱棣其实早就看过这本文册,当下不过是和朱高煦演戏给群臣看罢了。
事情要做就得做的张扬,大朝会显然就是不错的发挥场所。
“按照文册上的,从元宵过后开始执行吧。”
“臣等谢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棣开口应下后,群臣纷纷跪下唱礼。
官员们的半成俸禄可不算少了,如果每个十年都能增加半成,那他们也不至于叫苦了,更不用说铜钱拨付一般俸禄,这对于群臣来说节省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陛下,儿臣还以为,可酌情增加百官假期。”
朱高煦继续站出来开口,不过口中说出来的话却让群臣感到陌生。
假期,这不是后世人独有的制度,而是从古至今传下来的制度。
无论是什么人,都无法一直维持某一种状态,即便是皇帝与大臣也不例外。
然而,如果天天都在休息,过着“咸鱼”般的生活,显然也无法适应工作的需要。
因此,如何让官僚群体在不降低效率的前提下,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效能,就成为古代统治集团思索很久的一个问题。
随着帝国局势的稳定,各种规章制度也日渐成全,官员的请假手续日益完善,如果一个人未经皇帝批准擅自休假,他大概率会遭到惩罚,反之,如果一个人常年不休息,也可能被皇帝厌烦。
汉朝时官员平均下来每年放假六十天,唐朝的节日假总共有五十三天,再加上平时的旬假,唐朝官员每年的假日至少能达到一百天。
到了宋朝,放假都能放出花样来。
虽说基础放假制度与唐朝相同,仍是十日一休,与唐朝不同的是,宋朝还扩充了很多节令假。
不仅如此,休假制度扩展到官员以外所有服役的人群。
另外,宋朝的地方官衙,每年腊月二十就停止办公了,叫作“封印”,让官员准备回家过年,直到来年的正月二十日才“开印”。
这样算下来,宋朝官员过年实际能放假一个月。
总之大大小小节日加起来,再加上一年三十六天的旬修,以及探亲,婚丧嫁娶之类的假期,差不多能维持在一百一十天左右。
相较于宋朝那毫无节制的假期,明代的假期显然是得到了严格把控。
洪武年间制定的假期主要包括正旦放假五天,冬至放假三天,元宵节放假十天,加上皇帝与皇后生日的两天,全年假期只有二十天。
这样的节假日让官员过得苦不堪言,如果不是迫于朱元璋给的压力,恐怕早就有人忍受不住上疏了。
如今这样的事情总算被人提了出来,这让群臣十分高兴,唯一的诧异就是提出这事情的人居然是朱高煦。
朱高煦和文官们的关系怎么样不用多说,因此当他站出来的时候,群臣们多少都有些防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