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519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苏木哈,我们一路从西边南下,见到了不少信奉教义的色目人和蒙古人,不过他们已经背弃了教义,居然连娶妻生子都要受到大明朝廷的限制,依我看,西北的教义再过几十年就很难存在了。”
  “到时候,只有我们所处的西域能保持真主赐下的荣光。”
  “好了,教义等回去再说,现在重要的是大明皇帝和大明太子对我们的态度。”苏木哈打断了马哈麻,同时担忧看向窗外的南京繁荣景象。
  “沙迷查干汗给我们的任务是取得大明的支持,借助大明的力量向西收复被帖木儿那个跛子夺取的失地。”
  “来到大明的这些天,我们至今没有见到大明皇帝和大明的太子。”
  “如果见不到他们,那这个任务注定失败。”
  “现在看来,我们只有在元宵节的大阅兵那天才能接近他们了。”
  苏木哈说着自己的想法,马哈麻却依旧沉浸在如何让察合台汗国境内的蒙兀儿人信奉伊斯兰教。
  与他们一样焦灼和带有目的的国家还有很多,其中就包括了被夹在大明与日本之间的朝鲜,以及借助大明经济、政治、军事力量的足利幕府。
  面对东北寸土难以获取,海上贸易又被掐断的局面,李芳远派出了自己的世子李褆,以及朝鲜安东门阀贵族权氏,前高丽政丞权溥的曾孙权近前来大明进行朝贺。
  他们居住的地方,距离马哈麻他们居住的地方不远,而且由于朝鲜是大明治下第一属国,因此他们所居住的高楼也是位置最居中心的高楼第六层。
  李褆不过十二岁,因此派他前来,只是为了表示朝鲜对大明外交的最高礼仪,真正主事的人,是朱棣的老朋友权近。
  权近五十有三,曾经在洪武年间两次参加大明科举,并夺得乡试第二名。
  如果不是受限于年龄不足,兴许他早已在高丽灭亡前担任大明官员了。
  虽出身朝鲜半岛,但权近却有一种君子之风,在高丽时就对北元嗤之以鼻,多次谏言北元乃胡,高丽理应向明的谏言,并在洪武二十二年得到了出使大明的机会。
  后来朝鲜建立,李成桂一派虽然迫害他,但因为他亲明派的关系,倒是没有伤害他性命,反而在朝鲜需要大明支持时被委任出使大明,并巧妙缓解了大明和朝鲜的关系,被朱元璋称为“老实秀才”。
  正因朱元璋的青睐,权近虽说屡遭弹劾,但依旧屹立不倒。
  等到李芳远上台,更是册封权近为吉昌君,以此彰显他倾向大明的政治意图。
  不过倾向是一回事,关系利益又是一回事。
  历史上的李芳远亲近朱棣,主要是因为赐土和大明承认李芳远身份的原因,而眼下大明不仅和朝鲜有土地纠纷,政治上也不承认朝鲜历代君主为国王,经济上更是因为大明直接开设对日市舶司,致使朝鲜的二道贩子经济难以维持下去。
  在这样的困局下,朝鲜必然要寻求出路,而权近的肩头便挑着这副担子。
  “下国臣子权近,参见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与东察合台汗国的马哈麻等人不同,由于权近的身份特殊,因此他得到了朱高煦的召见。
  他跪在春和殿内,毕恭毕敬的对朱高煦行着五拜三叩之礼。
  “赐座。”
  “臣谢殿下恩典……”
  上首位的朱高煦开口赐座,权近也老老实实的谢恩。
  待他入座,他这才隐晦打量起了朱高煦,打量着这个靖难之役首功,依托关外之力压制朝鲜的大明太子殿下。
  他在打量朱高煦,朱高煦也在打量他。
  说实在的,朱高煦了解权近并非是因为他的才学出名,而是因为权近所写的一本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