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53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母亲的病情有好转吗?”想到徐皇后是在历史上永乐五年病逝的,换算过来也就是如今的永乐七年,故此朱高煦不免觉得心头压抑。
  “好很多了,虽然身体在变差,但速度比之前慢了很多……”
  郭琰说着说着,声音越来越小,朱高煦听后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当下终止了话题。
  “对了,壑儿呢?”
  吃完了饭,朱高煦才反应过来朱瞻壑这小子一天不见了。
  “他这些日子都在乾清宫听娘讲故事。”郭琰笑眯眯的看着朱高煦,这让朱高煦有了不好的预感:“讲的什么故事?”
  “就是讲了当年殿下在北平的威武事迹,以及是如何被娘亲收拾,被爹包庇的。”
  郭琰笑着笑着又安静起来:“娘还说,也不知道高皇帝用了什么手段,居然能把你这样的野孩子给驯服。”
  “这个啊……”朱高煦尴尬摸了摸自己的八字胡,心想老朱哪里驯化了自己,明明是自己把前身给消除了。
  换了个人,这性格可不就变了么……
  第358章 改书为史
  “臣兵科给事中王骥,参见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五月初,当唱礼声在春和殿内响起,一名身高体壮却身穿从七品官员常服的文官正在对朱高煦作揖行礼。
  他的身长近六尺,官袍穿在身上鼓鼓囊囊,根本不像文臣该有的身材,反而像是武将。
  “我听闻你科举时,骑射第一?”
  望着长相刚毅的王骥,坐在主位的朱高煦来了兴致,起身走上前,饶有兴致的看着王骥。
  作为洪武朝以后,以文官身份执掌军队并获得军功封爵的第一人,王骥的经历绝对可以用出将入相来形容。
  以军事而言,面对鞑靼部的阿岱汗、朵儿只伯屡次入侵甘凉,第一次领兵的他就敢率不足三千的轻骑突袭鞑靼部阿台汗,致使阿台汗兵马几乎全歼,俘虏枢密、同知、佥院、万户、右丞、达鲁花赤等五十余人。
  之后南下麓川,率明军渡过伊洛瓦底江,在伊洛瓦底江立下“石烂江枯,尔乃得渡”的石碑,并对印度东部及缅甸、暹罗等地土司、国王进行召见会盟,让诸部震怖,留下一句“自古汉人无渡金沙江者,今王师至此,真天威也”的话。
  朱高煦之所以能对王骥这么了解,就是因为前世在滇西旅游时候,去到过当地祭拜他的庙宇。
  麓川之役后,王骥被滇西少数民族认为是诸葛亮转世,在傈僳族、景颇族中极受崇拜,逐渐被神化,被奉为迤西、滇缅一带最大的保护神。
  缅甸打洛以东的地区,只要是王骥当年驻过兵的地方,都建有三崇庙,供奉三崇神王骥。
  大理地区的部分白族也将王骥奉为当地的本主,是经济复兴之神,封号“三崇建国鸡足佑民皇帝”,每年农历七月初十举行三崇本主王骥的圣诞庙会,当地人前往三崇庙为王骥祝寿。
  不过其中比较尴尬的一点是,王骥被召回,久不回归云南,并受到新皇帝冷落南京的事情传回后,居然被讹传成了新皇帝就把王骥召回,奸臣在二月初八为王骥接风的酒席上毒死了王骥。
  傈僳族人认为王骥死后,阴魂上了天,成为白马将军,因此在每年二月初八刀杆节中举行“下火海上刀山”的仪式,誓以“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英勇气概祭奠王骥,表达抵御外侮,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果按照历史来推断这个讹传,那在他们眼里,估计毒死王骥的那个奸臣恐怕是于谦……
  想到这里,朱高煦脸色浮现出一抹尴尬。
  他自然不会觉得于谦是什么奸臣,但朱祁钰上位后,于谦他麾下那群依靠他的人确实把一些事情做的令人看不过去。
  毛忠差点全家被诛,靖难旧将陈懋郁郁而终,王骥冷板凳坐了三年还不够,突然又被下令解职回家,并且还要定期入朝来以示没有反心。
  弄到最后,王骥不得不以跃马吃肉,盛情于声妓的行为来自污。
  不过朱祁钰和于谦会这么做,朱高煦也能理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