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55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凭借领先世界的火绳枪和加农炮,西南土司的石堡已经没有了什么威胁,能限制明军的只剩下了交通。
  对贵州全省改土归流是第一步,一旦贵州改土归流结束,接下来就是彻头彻尾的大基建。
  将贵州的土民迁徙四川进行开垦荒地,让四川重新成为大明朝的西南粮仓。
  如果再将贵州驿道给扩建,那朝廷就可以分别四川、交趾两个大粮仓供给西南大军,对云南和广西进行改土归流。
  北方的饭因为环境问题,大明朝吃的再多也容易吐出来,可南方就不是这样了。
  “就按照你的意思朱批吧。”
  朱棣见朱高煦似乎在思考什么,当下朱批了奏疏递给王彦,同时开口说道:
  “解缙这帮蛮子从北边往南赶了这么久都没回来,没他们帮忙处理奏疏,倒还真是有些麻烦。”
  虽说殿阁大学士只负责整理和提出建议,但光是这两点就能为皇帝本人减轻不少负担。
  习惯了殿阁大学士这个制度后,突然离开了他们,朱棣还真有些不适应。
  “殿阁大学士的制度不错,不过还需要设下规矩。”
  朱高煦想起了内阁权力越来越大的原因,因此不忘提醒朱棣。
  “什么规矩?”朱棣喝了一口茶,心不在焉的询问。
  “不得以六部官职担任殿阁大学士。”朱高煦沉声开口,朱棣闻言也点了点头。
  “这殿阁大学士若是再加上六部尚书的官职,那权力便会变大,虽说无法制衡皇权,不过也会带来不小麻烦。”
  那麻烦可不算小……
  见朱棣这么说,朱高煦不免想起了明代中后期,内阁对皇帝阳奉阴违的那些事情。
  对于朱高煦来说,殿阁大学士就老老实实的保持现在的位置就行,不要再进一步,也不要往后倒退。
  “对了,西边的事情,你有什么消息吗?”
  朱棣突然想到了西边的事情,显然是在询问帖木儿国的问题,对此朱高煦则是回忆了一下自己前世所记得的一些事情。
  他如果没有记错,帖木儿死后,帖木儿帝国陷入了内乱,原本是两个孙子辈的在争斗,后来混入了一个儿子辈的沙哈鲁。
  期间发生什么,朱高煦不记得细节,但他记得最后是沙哈鲁夺得王位,帖木儿帝国在他的管理下也算蒸蒸日上,国内经济得到恢复,并且与大明经济、文化往来十分频繁。
  相较于帖木儿,沙哈鲁的上台对于大明来说倒算是一件好事。
  “眼下帖木儿国陷入内斗,帖木儿的两个孙子正在争夺王位,国内战乱不休。”
  朱高煦简单和朱棣说了一下帖木儿的情况,朱棣听后捋了捋大胡子:“这样的话,俺们支持谁比较好?”
  “不用支持谁,只需要安静等待就足够。”朱高煦说着,同时也想到了安南和南洋的事情,所以与朱棣汇报了一下。
  “近来两年,广东与福建迁徙安南、旧港、吕宋的百姓不在少数。”
  “光从去年的情况来看,迁徙安南的百姓数量多达五万余人,基本编入了卫所,均分了屯田。”
  “眼下,朝廷在安南已经有大小十五个卫,军户八万余户,三十余万口。”
  “除此之外,旧港和吕宋的口数也分别达到了前者五十八万余口,后者七万六千余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