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55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见徐硕跟上来后,蹇义才开口道:“你在西南待着也好,现在江南水浑,还是西南安稳。”
  “先生说的是江左和江东、浙西的官员吧?”徐硕开门见山,因为他敬佩蹇义,加上蹇义也有意培养他为自己人,所以他可以肆无忌惮。
  “那三派不是好相与的,尤其是南北分卷后,三派争斗不断,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波及北卷和中卷,尤其是贵州设立三司后,若是中卷名额要增加,那南卷恐怕也会争吵着要增加。”
  蹇义说罢,缓缓闭嘴看向徐硕:“你如何看待如今的庙堂?”
  他带着几分考校询问,徐硕自然能听出来,故此沉思片刻后才一边跟着蹇义走动,一边开口道:
  “学生刚刚步入官场不过二载,有些话可能会稚嫩,望先生勿怪。”
  深思过后,徐硕这才开口道:“眼下庙堂的局面,就是由宫廷绝对主导的局面。”
  “不管是守旧还是新政等派官员,他们都只能在宫廷制定的底线内进行活动,决不能逾越红线。”
  “只要触及红线,即便是新政的官员胥吏,宫廷也是照样处理。”
  “这样的局面并不多见,即便是唐宋及两汉时,也不曾有过这样的局面,而这样的局面,是自秦以来不断加重的中央集权。”
  “不同的是,秦汉唐宋的集权往往是泛指皇帝及周围的一群贵族、士大夫,而如今却是以皇帝与东宫为中心的集权。”
  “自太祖高皇帝立国以来,但凡想与宫廷讨价还价的存在,无不在短暂的猖獗后而消亡,尤其是宰相制被废除外,皇帝的权力更甚。”
  “不过,这样的政治制度,也更为倚重皇帝的个人能力。”
  “若是皇帝是高皇帝,当今天子,以及未来东宫那样的人,这自然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可是,万一日后出了极个别能力平庸的皇帝,那整个庙堂都会跟随这个皇帝的能力而下降。”
  “这样的情况,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皇帝强,则大明壮,皇帝庸,则大明庸。”
  徐硕说出了他心中的想法,蹇义听后微微颌首,没有做出评价。
  过了片刻后,蹇义才缓缓开口道:
  “你说的有一番见解,国朝与前朝历代不同,前朝历代皇帝但凡平庸,尚且能有宰辅扶持,即便王朝衰弱,也能在贤臣辅佐下挽回,可国朝却倚重皇帝个人能力。”
  “我年纪大了,左右不过就是侍奉三朝罢了,但你不同。”
  “你才是弱冠,未来仕途之路还很漫长。”
  “有的时候,要学会审时度势,不要一味的认死理。”
  蹇义在隐晦告诉徐硕,皇帝强则依附皇权,皇帝弱则是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为了站队而做事。
  “学生受教……”徐硕闻言自称学生,蹇义闻言也停下了脚步,因为他们已经绕着县衙走了一圈,又重新回到了书房的门前。
  驻足片刻,蹇义走进了书房之中,徐硕也跟随走了进去。
  二人的对话不算深奥,完全是徐硕个人的见解加上蹇义的点拨,但即便如此,还是将如今大明庙堂的一角给揭开了。
  朱元璋、朱棣与朱高煦,他们爷孙三人无疑是过去一千六百余年皇帝中,君主制集权的巅峰者之一。
  碰见他们三人,算是明初士大夫和武官们倒了血霉了。
  这一感触,此时此刻的解缙、杨士奇等人无疑体会的十分深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