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62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赋税虽然增加了,但支出也更多了。”
  夏原吉忧心忡忡,他虽然是吏部尚书,但户部的事情他也兼着,常与郭资共同处理。
  大明现在的情况很危险,一不小心就会经济崩溃。
  “来三杯酸梅汤。”
  虽然已经是八月,可南京还是有些燥热,朱高煦要了三份酸梅汤,自己从怀中掏出新钱递了过去。
  那贩卖冰饮的掌柜瞧见,高兴的接过新钱为他们倒了三杯酸梅汤,并加入了捣碎的冰块。
  这期间也有旁人来买冰饮,但掌柜都选择性的检查钱币。
  若是新币的永乐通宝,他笑了笑后便接过收起来。
  若是其它的通宝,他则是会在手中掂量几下再收起来。
  这一幕被朱高煦他们三人瞧着,接过酸梅汤消暑后,朱高煦便道:“看样子新钱还是比较受欢迎的。”
  “确实,朝廷的新钱铸出后,通常十天半个月就能散出去,不过税制改革后,收上来的钱倒是有不少假钱。”
  夏原吉说出了一个问题,但朱高煦却摇头道:“这也无可奈何,毕竟八千余万百姓鱼龙混杂,不是每个人都能分辨真钱和假钱的。”
  “朝廷虽然损失了一些利益,但这些年捣毁的铸钱作坊也不少,市面流通的假钱,大多都是前些年铸造的。”
  “等消化了这批假钱,即便它们还会出现在市面上,但数量肯定没办法和现在相比了。”“那得到什么时候去……”夏原吉摇摇头,他可是知道铸币场情况的。
  由于用料十足,铸币场每年如果铸造五百万贯,那基本只能从中获利二十五万贯。
  如果户部收上来了太多的假钱,那甚至要倒赔十几万乃至几十万贯。
  “不用纠结这个问题。”朱高煦安慰起夏原吉,同时笑道:
  “朝廷每年开采那么多白银铜锭,你可别告诉我你没看《经济》类的那些书籍。”
  “自然是看了的,其中许多观念新颖,但都有一定道理。”夏原吉连忙解释,同时也继续道:
  “按照您所写的意思,如果人口不断增长,那只要控制好通货膨胀的速度,便不存在通货膨胀这回事情,对吗?”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回去我再与你说,不然你我恐怕要在这里聊上一天了。”朱高煦笑着避开了这个问题。
  他并非研究经济的专业,因此对于大明的经济问题,他也基本上是摸着石头过河。
  正因如此,新政推行的速度才会那么慢,十年过去了都没有覆盖大明一半人口。
  之所以那么慢,就是因为朱高煦是走一步看一步,没办法做到高瞻远瞩的经济政策。
  大明现在的情况,不怕步子太小慢慢来,就怕步子太大扯到蛋。
  “依你看,大明当下有多少流动的货币?”
  朱高煦询问夏原吉,夏原吉闻言沉吟片刻,而后才开口道:“算上铜钱、白银和黄金,大概是十三亿到二十亿贯。”
  “好。”朱高煦颔首道:“按照你的说法,大明每年从海外获取的金银铜锭经过铸币发放到市场,代表大明每年的货币增长不过千分之四左右,偶尔还会跌到千分之三。”
  “这样的情况下,金属货币超发引起的通货膨胀在当下基本不可能,唯一有可能遇到的通货膨胀问题,只有天灾而产生的运输困难,地区物价飞涨。”
  “这个问题,依靠当下的条件是解决不了的,只有等待太学研究的蒸汽机出现,才能慢慢解决这个问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