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63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市面的情况来看,你们觉得,朝廷还要多少年,才能彻底让永乐通宝成为主流?”
  朱高煦的话语中总是能蹦出新词,这点夏原吉和郭资已经习惯了。
  郭资盘算了一下,估摸着才说道:“上个月吕宋寻到了几座铜矿,按照当地宣慰使许柴佬之言,明年这个时候就能稳定开采数十万斤的铜锭输送京城,几年后可开采百万斤。”
  “如果这条消息属实,那朝廷每年就能多铸二三十万贯,算上海外和西南的白银和铜锭,每年新铸七百万贯不成问题,顶多二十年就能占据主流的市场。”
  “百万斤?”朱高煦诧异,他虽然知道吕宋铜矿储备很高,但以当下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想在吕宋每年开采上百万斤铜矿可不是简单的事情。
  “殿下,近来庙堂有不少人弹劾许柴佬……”
  朱高煦诧异还没过,一旁夏原吉便说出了庙堂对许柴佬的弹劾内容。
  许柴佬毕竟之前是个商人,商人就是逐利的。
  历史上的这个时期,吕宋没有任何产出,所以大明也没给许柴佬什么资源。
  许柴佬年老之后便从吕宋返回了老家福建,大明在吕宋的统治也随着他率领同乡离开后土崩瓦解。
  而今不同,朱高煦点出了吕宋的金铜矿,许柴佬自然也就有了奔头。
  加上蒋贵麾下的两卫上万兵马,许柴佬的野心自然也被放大。
  吕宋的人口并不算多,发展至今也不过十三万余,自然没有足够的人力去开采矿藏。
  不仅不够人力开采,就连开荒都十分缓慢。
  正因如此,许柴佬便蛊惑着蒋贵去抓捕土人,利用土人开垦荒地,开发矿藏。
  蒋贵倒也没废话,只要能对当地百姓好的事情,他便没有什么可犹豫的。
  因此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大片耕地被开垦,许多矿产被挖掘。
  如今的吕宋,不仅可以自给自足,还能每年给朝廷上缴数万两黄金,数万石税粮。
  作为宣慰使,许柴佬虽然不归吏部管,但六军都督府也有自己的考核官。
  过往几年,六军都督府的考核官凡是去到吕宋而返回的武官,大多都会上疏吕宋之心,担心苛责土人过甚,引起叛乱。
  事实上,他们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因为过去七年时间里,吕宋一共爆发了七十九场叛乱。
  要知道即便是拥有文化的安南,过去几年的叛乱也不过才六十二场,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叛乱规模反而越来越小。
  但吕宋不同,吕宋的规模一场比一场大,最大的规模便是三个月前发生的黄山之乱。
  三十多个土人部落组成四万联军,向吕宋城东部的黄山镇发动袭击。
  不过这场声势浩大的袭击,被蒋贵以六百骑兵践踏纵横,三千火枪兵击破。
  战后蒋贵以五十二人阵亡,三百三十六人负伤的战绩,成功斩杀七千多土人,俘虏两万余人,其余土人逃入山中。
  虽说不赞成蒋贵他们以压榨的方式来治理吕宋,但六军都督府依旧给蒋贵评功,并上呈到了朱高煦面前。
  对于蒋贵,朱高煦十分熟悉,也并不觉得他的方式有问题,甚至将他拔擢到了海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的位置。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规则,在二十世纪以前的规则就是弱肉强食。
  比起西方殖民者,许柴佬他们在吕宋的那点事情根本不算什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