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67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事实证明,各国守护并不认可足利义嗣的天王之位,因此过去几个月里,各国守护叛乱的事情层出不穷。
  郑峻不敢离开日本,主要也是担心他离开后,许多守护会纷纷作乱,足利义嗣无法控制大局。
  眼下的局面,足利义嗣威严不足,足利幕府又实力折损,唯有依靠大明才能维持统治。
  不过这样的局面下,一旦明军出现失败,那关东的许多守护便会揭竿而起,试图推翻足利幕府和大明在日本的统治。
  这一切,说到底还是关东没有从明日贸易中获得什么利益。
  相比较关东守护,关西的守护们虽然也不满,但终究没有什么人敢表示出不满,毕竟他们还要和大明做生意来维持他们奢靡的生活。
  当下的局面里,日本市面七成的糖都是从大明进口的,除此之外还有大明的粮食也占据了日本粮食市场的不小份额。
  虽然因为远洋缘故,从大明贩卖往日本的粮食也比在大明时昂贵许多,但相比较日本每石七百文的米价还是便宜了太多太多。
  每石六百文是大明出口日本的米价,每年出口量大概在几十万石,而且基本都是提供给武士与贵族阶级。
  除了粮食,还有酱油、醋、茶叶和酒等各类商品,要么占据日本大半份额,要么占据三分之一。
  不过这些份额并不是指大明商人在日本开店贩卖,而是统一在隐歧、陆奥互市,由各国守护的官营商人购买回封国,然后摆在自家店铺贩卖。
  这样的危害,各国守护都心知肚明,但只有极少数人可以克制自己。
  他们的放纵,使得大明商品在日本泛滥,与此同时,朝鲜的日子也过得更加困苦。
  大明和日本的直接贸易,让朝鲜随时处于经济崩溃的边缘,国内甚至已经沦落到了以物易物的地步。
  如果不是李芳远已经派出了昆仑洲先遣队去搜集金银矿的消息,恐怕现在的他已经坐不住了。
  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朱高煦带来的历史变动,不过相比较这些变动,更重要的变动还是郑和出使东洲。
  三月二十日,随着号角声响起,陆奥城的陈瑄率领下东洋舰队扬帆起航。
  在他乘风破浪的同时,耗费二十天时间才赶回海门城的王任也见到了崭新的海门城,以及他朝思暮想三年之久的舰队。
  王任穿着打满补丁的鸳鸯战袄,带着百来名军士返回海门城,还带来了玉家国的几位祭司。
  尽管已经从王任口中听过许多关于天朝的事情,但当数千大明将士出现在几位祭司的面前时,他们还是忍不住的跪下膜拜。
  “欢迎天子军队的到来!”
  祭司们用王任能理解的方式欢迎着下西洋舰队,而远处的海门城已经焕然一新。
  原本的木寨变成了石砌城墙,占地面积也比之前大了好几倍。
  城外是连成一片的帐篷,以及赤膊上身开垦荒地的将士们。
  经过通传,一刻钟后郑和与杨展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那几位祭司纷纷将目光投向王任,王任也翻译了郑和与杨展的身份。
  翻译过后,王任作揖道:“千户官王任,参见越国公、正使!”
  “起来吧,这几位就是玉家国的官员吧?”
  郑和抬手示意起身,同时笑着对那几个长相与汉人差不多的祭司打着招呼。
  其实仔细观察,双方外貌还是有一定差别的,不过这种差别放在全世界来说,几乎等于没有。
  “回正使,这就是当下玉家国主要的三名祭司,他们受国王的命令前来接受您的召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