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67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只是他这么一弄,自己反倒不知道怎么收场了。
  他都和王彦说他老了,群臣也都知道他说过北征回来要传位的话,现在老二这厮不即位,那旁人岂不是觉得自己言而无信?
  “你这……”
  朱棣也不知道说什么,皇位他也稀罕啊,真让出去他也心疼,虽然自己喜欢老二,但也不可能喜欢到毫无怨言的把皇位让出去。
  想了想,朱棣只能上前拍了拍他的肩:
  “这样吧,反正日后要迁都,我和你都不喜欢在南京呆着,到时候我们都要去北京。”
  “北京我看了,你要是当了皇帝,我肯定也不太好待在宫里。”
  “改日你和黄福说说,在京城周围修建一处行宫,我平日就住在行宫里,时不时召见你就行。”
  “等那行宫修建好了,你也可以着手即位了。”
  “儿臣领旨!”
  朱高煦果断应下,一处行宫换老头背锅,这很划算。
  见朱高煦答应的爽快,朱棣也真情流露:“老二,你真像我……孝顺。”
  “那是自然。”
  第442章 环球航行
  “这是日后蒸汽机船和蒸汽机车的模型,您看看就是这样……”站在太学的课题所内,朱棣与朱瞻壑兴致勃勃的打量着一个空旷的屋子。
  屋子内有课题模型,也有课题内容,它的面积并不大,但却存放着大小上百种课题。
  这些课题从农业到工业,几乎涵盖了朱棣他们所想象到的所有方面。
  从简单的土化肥到尿素、再到磷肥和钾肥,仅仅是关于农业的一连串课题,一旦步步攻克,很有可能会让大明粮食亩产增长三成以上。
  以大明当下的环境和土地情况,在耕地面积不增长的前提下,六亿五千余万亩耕地最多能养活一亿三千万人左右。
  如果粮食亩产增加三成,那当下的耕地能多养活四千万人。
  这还只是当下的耕地情况,如果以清朝关内和民国时期东北、交趾的耕地情况相加,那大明在这个低温期可以开垦的耕地不会低于二十亿亩,能养活四亿人口,而增长三成就是能多养活一亿多人。
  粮食是大明的根本,也是大明日后控制大部分藩属国最好的手段。
  “这个拖拉机,真能像你说的,一年能开垦几十亩荒地?”
  站在模型面前,朱棣拿起了一台拖拉机的模型,而这台模型的造型与后世二战时期的大部分拖拉机相似。
  虽然朱高煦可以走蒸汽机拖拉机的路子,但他并没有见过蒸汽拖拉机,而且蒸汽动力需要燃料和水,对农民来说十分不方便。
  因此,他没有留下蒸汽拖拉机的课题,而是直接留下了内燃机和内燃拖拉机的课题。
  “如果能弄出来,那肯定能开垦几十亩甚至上百亩荒地,不过以朝廷的技术,现在还达不到标准。”
  朱高煦没有妄自尊大,内燃机的许多技术标准都不是现如今大明可以达到的,他们连最基本的蒸汽机热效率都没能弄明白,让他们去研究内燃机,就好像让后世研究空天航母一样。
  虽然时代不同,但科技受限的基础材料、理论知识都大致相同。
  内燃机所需要的钢铁质量大明可以达到,但达到不代表可以批量生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