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682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群人有的是谏臣和直臣,但并不妨碍他们现在阻碍了大明朝的发展。
  新政推行势在必行,死几百上千个官员,总比死几千上万的百姓要好。
  借助这个机会,把江西的士绅豪强连带富户全部迁徙,如此便是他们想要煽动百姓都不容易,只要百姓不被煽动,新政推行就不会牺牲太多容易被愚弄的百姓。
  朱棣沉下心来处理奏疏,不多时却听到了脚步声。
  他抬头看去,却见亦失哈走入殿内,目光相撞间跪下五拜三叩:“陛下,这是太子让奴婢送来的报纸,请您阅览。”
  “报纸?”朱棣愣了下,王彦则是上前接过厚厚的一叠报纸,带回交给了朱棣。
  朱棣将其打开,这才发现这报纸比较厚,长二尺,宽一尺,上面书写许多内容,左侧用黑框圈起来,上书【大明月报】。
  朱棣翻了翻,这才发现这堆所谓报纸中有【大明报】、【藩国报】、【海外报】、【南洋报】……等等二十余份报纸。具体细分下来,就是十四布政司及都司报纸,以及燕然、渤海、乌斯藏、三宣六慰、吕宋、旧港、海外官场、海外各国和藩属国为主的各地报纸。
  最后汇总的,则是以综合各地为主的【大明报】,其内容也最多,但记载的只有一些大事。
  例如朱棣手中的这份【大明报】,其中写了大明在广西改土归流的事情,还有江西文官与士绅豪强官官相护,把赋税均摊给普通百姓的案件,还有海外昆仑洲开采金银矿,以及南洋和西洋各地官场招募移民的各种政策。
  除此之外,还有各省的理政情况和方向,大明的一些工程和政策方向。
  不得不说,这份报纸要比现在大明所有的【邸报】更全面,面向更广。
  看完了【大明报】,朱棣又看了看大宁、陕西、云南、三宣六慰等地报纸,只是稍微一看,就了解了大明朝的大致情况。
  “老二让你拿这些给我是什么意思?”
  朱棣放下报纸,抬头看向跪在地上的亦失哈。
  亦失哈闻言便作揖道:“殿下说,如今天下识字率经过十余年的强制性官学推广,大概已经提升到15%的程度,因此舆论不再受限于口头相传,而是可以通过报纸来传播。”
  “许多地方抵抗新政,无非就是因为百姓不了解新政内容,只能通过道听途说来判断。”
  “除此之外,各地官吏也会曲解朝廷政策意思,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既然如此,那以【大明报】为方向,直面百姓,告诉百姓朝廷态度,百姓也就不容易被地方官员和士绅豪强所蒙蔽。”
  “另外……”
  亦失哈将朱高煦对自己说的话全盘而出,没有一个字的删改。
  朱棣听得很认真,末了才开口道:
  “这么做确实有利于朝廷,但报纸一定得抓在朝廷手中,避免被有心人煽动。”
  虽然觉得报纸有用,但朱棣并不认为报纸面向百姓是一件好事。
  大明朝毕竟是家天下,如果言论放纵过甚,百姓对朝廷不满增加,那他们不满的对象往往都会归根到皇帝身上。
  长此以往,皇帝无疑会帮地方官员背负许多黑锅,所以把握度量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
  “殿下准备从东宫派出三十六名官员,再从毕业甲等学子中选拔三千六百人,最后将他们派往各地,从州府到布政司来铺设报社。”
  亦失哈解释着朱高煦的想法,虽然朱高煦很想从【县报】开始,但大明有一千七百多个县,规模未免太过庞大。
  相比较之下,不到三百个府的规模倒是比较能控制。
  只要州府报搞好了,县报也可以慢慢推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