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69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与此同时,他也与黄福说道:
  “除了这条铁路,你作为工部尚书,你觉得大明朝现在还需要修建哪几条铁路?”
  “臣以为……”黄福似乎早就想过这个问题,因此他不假思索的说道:
  “东北为我朝北方粮仓,又产铁与黄金,自然要修建,不过刚才殿下您已经有了准备,那臣就不班门弄斧了。”
  “若是蒸汽机船也是日后能出现的,那臣以为,长江以南只需要修建一条铁路就足够。”
  “即交趾通往昆明,再通往蛮莫的铁路。”
  “除此之外,北方除了东北方向的铁路,还需要修建一条从京城经过山西、直通西安,再前往兰州的铁路。”
  黄福的想法偏保守,毕竟铁路造价不菲,当下大明没有能在黄河修桥的能力,更别提长江了。
  在日后可能出现蒸汽机船的情况下,黄福认为四川、湖广、江西等长江两岸完全可以走蒸汽机船,沿海省份亦是如此。
  唯有不通河运的西南,西北需要两条铁路来应对地方局势。
  尽管只有两条铁路,可这造价也并不便宜,毕竟沿途多山川,造价恐怕是两京铁路的数倍。
  这两条铁路,足够让大明朝的工部忙碌十几年了。
  “你的想法不错,但还是太保守,西北的铁路不应该局限在兰州,而是要想向更西方的哈密修建。”
  朱高煦对西南的铁路十分满意,交趾通往滇西的铁路修通,那交趾的粮食可以源源不断的运往滇西,而东北和江南的军工则是可以走海上运往交趾,走陆路运往滇西,帮助大明朝控制三宣十慰。
  不过对于西北,他就觉得黄福太过保守了。
  从北京修建一条通往大同、太原、西安、兰州、肃州、哈密的铁路,是朱高煦未来二十年一定要做到的事情。
  只有哈密修通铁路,朱高煦才能在日后东察合台汗国内乱时收复西域,这是他有生之年能做到的事情,自然不会放过。
  况且,他只能改变大明朝,却无法改变地球,因此二百年后的小冰河期依旧会到来,而届时西北依旧会爆发十数年的旱情。
  一旦西北铁路修通,那南方的粮食可以走海运和两京铁路运往北方和西北,只要不出现万历那种连大臣都不任命,导致基层官员不足的皇帝,这些铁路足够解决北方的粮食问题。
  “殿下想要收复西域?”
  黄福猜到了朱高煦的心思,朱高煦也不掩饰:
  “当下亦力把里还算忠心,我自然不会对他们出手,但现在忠心不代表以后也忠心。”
  “对亦力把里,我们还需要好好防备,日后若是遭遇入侵,也要有反击并收复失地的能力。”
  “西域确实大片黄沙,但却也不是毫无绿洲。”
  “以朝廷的能力,完全可以在亦力把里的国都开发数百万亩耕地来耕种,凭借铁路来养活数万大军。”
  “铁路出现后,许多地方都会变废为宝,例如那漠北虽然耕种困难,可却有不少露天的矿产。”
  “以前我们不去挖掘,是因为成本太高,可如今有了铁路,我们再不挖掘,那不是便宜了瓦剌和鞑靼吗?”
  “除了漠北,南洋也是一样,不过现在说这些还太早,你不过五十二,你我君臣还有十几二十年的时间,放心看着便是……”
  朱高煦记得黄福似乎活到了正统年间,比历史上的自己可活的长多了。
  如果不是朱高煦时常让医生为自己检查,确定自己没有什么隐疾在身上,他还真不一定能自信对黄福说这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