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70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直至深夜,江淮才在江虎的搀扶下返回家中。
  与此同时,距西江镇数千里外的一座雄伟城池,也在一夜过后迎来了它的储君。
  “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山呼海啸的唱礼声传来,大明门前数万在京兵卒列阵唱声,而被他们所欢迎的,是耗费两月余走访河北之地的朱高煦。
  朱高煦带着朱瞻圻与亦失哈、李失、李察等百余骑兵抵达大明门外。
  大明门城楼上,朱棣居高临下前来欢迎朱高煦,左右则是早早北上并抵达的六部六府都察院等文武官员们。
  策马进入北京城,这也是朱高煦第一次见到自己所设计的北京城实景。
  清楚未来的朱高煦在北京城的设计中将城门加宽,将城墙加高。
  历史上的大明门有三个城门,三个甬道,而朱高煦的设计中也是如此,不过三个甬道分别是中间高五丈,宽四丈,两侧高三丈八尺,宽三丈三尺。
  不仅是大明门如此,其余城门也是如此。
  城池需要修建,因为朱高煦不确定北京日后是否会爆发战事,而且就当下的城墙标准来说,即便是一战时期的一些常规火炮也难以击垮,因此它能保护北京百姓很长时间。
  至于城门之所以会修建那么宽大,则是为了日后的车道考虑。
  后世许多人为古城拆除所感叹,朱高煦也是其中一人。
  古城阻碍了城市发展,这点朱高煦肯定,但古城如果能保留,那毫无疑问能留下一种属于华夏自己的文化。
  朱高煦不知道这座北京城会在多少年后迎来交通问题,但他可以保证这些宽阔的城门足够让电车和一些轿车通行,而那个时候,这些城墙必然会成为“古董”。
  穿过长长的甬道,朱高煦翻身下马,用手摸了摸赤驩。
  赤驩并没有显露疲惫,显然如它自己所想的一样,他并不老迈,甚至很年轻。
  与此同时,城门楼上的朱棣等人走下马道,来到了大明门背后欢迎他。
  “你这城门修建那么宽大,是不是为了日后的汽车和电车做准备?”
  靠近朱高煦,朱棣便询问起了朱高煦对北京城门的设计。
  他毕竟在太学看过许多模型,尽管他认为其中不少东西有些不切实际,但他还是把这些东西都记下来了。
  “正是,但那是很久之后的事情。”
  朱高煦轻笑,他并不认为他们俩父子能在有生之年看到电车和汽车,甚至就连朱瞻壑也够呛。
  不过宽大的城门,总归比狭小的要好很多。
  起码就大明门的主城门来说,并排走四辆马车毫无问题。
  “好了,太子刚到,让他去休息吧。”
  朱棣似乎有很多话要对朱高煦说,因此特意遣散了群臣,拉着他和朱瞻圻的手便走上了大辂。
  呼吸间大辂启动,向着紫禁城出发。
  坐在马车上,朱棣询问了朱瞻圻这一路上的许多事情,然后才把目光放到了朱高煦身上。
  “我听说其它铁路的勘察已经开始,我的建议是先修建东北铁路,并且拆成两段修建,比如……”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