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71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策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的智力、问答题和口才,以确定他们是否有资格进入下一轮的考试。
  通过策试的考生将进入下一轮,而其他考生则被淘汰。
  扫视了群臣考生后,朱高煦入座,随即开口道:“帝王治天下太平必要良臣辅弼,百姓富足亦需良臣治理,而见……”
  朱高煦提出问题,那就是皇帝治理天下太平需要良臣辅弼,百姓富足也需要良臣治理,那么面对如今的局面,良臣到底应该怎么帮助皇帝治理天下才能太平,又怎么做才能让百姓富足安康。
  面对这个题目,入座的考生们思绪过后,最终提笔开始答题。
  这一时间过得很慢,但所有人都在安静等待。
  期间朱高煦还让亦失哈准备了午膳,其内容是每桌茶食五楪,果子五楪,按酒五般,点心一楪,汤二品,饭一分,菜四色,酒五钟。
  这样的待遇,让许多考生感受到了朝廷对自己的重视,纷纷小心翼翼的继续回答题目。
  两个时辰缓缓过去,放下笔的考生也越来越多。
  随着三个时辰的时间结束,所有考生都放下了手中的毛笔。
  见状,亦失哈也带着数十名太监开始收取各考生面前的卷子。
  期间,亦失哈亲自下场收卷,在路过一名学子身旁的时候,他还特意瞥了一眼。
  被瞥了一眼,坐在位置上的江淮不免感受到了几分压力。
  任谁也想不到,一个农奴之子也能通过乡试、殿试,来到了这大明朝权力中心的地方参与殿试。
  除了他,殿内还有一个比他更为传奇的人,那就是吕宋府的陆愈。
  “散朝……”
  随着鸿胪寺卿唱礼,群臣与考生们也纷纷作揖退出奉天殿。
  一些考生如释重负的离开了宫城,还有的考生则是恋恋不舍。
  能走到殿试这一步,他们之中大部分人已经没有了遗憾。
  接下来他们要做的,就是等待殿试出成绩即可。
  与此同时,此次殿试的受卷官夏原吉、黄福二人汇总了所有试卷,经过整理后送至弥封官郭资处进行弥封。
  与乡试、会试不同,殿试的试卷无需誊录,由掌卷官直接转送至东阁读卷官处阅卷。
  读卷官根据规定将试卷分为一、二、三等,优秀试卷供皇帝鉴定,确定排名。
  正因不用誊录,所以考生们的书面会毫无保留的被官员及皇帝看到,不过能走到这一步的考生,虽说算不得当代书法大家,却也略有小成,不用为书面烦恼。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学子们十分忐忑,而朱高煦则是成为了一个毫无感情的阅卷机器。
  三百多名考生中,除了少部分就读了中学,其它大部分都只是读了小学。
  因此,他们对治理民生的办法,还是比较偏向于经史典籍之中的那些办法。
  虽说天下没有新鲜事,历史一直在不断重演,但对于朱高煦来说,他需要新的思想和办法,而不是墨守成规。
  正因如此,在三百余份试卷中,朱高煦经过翻阅,最终确定了他们的排名……
  《明太宗实录》:“十七年正旦,上召太子往房山去,敕礼部召海内诸藩入京朝贡,与六部议退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