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723节(2 / 4)
他没想到马哈木的恢复速度会那么快,要知道距离上次北征不过才过去七年。
七年时间,这对于二十几万人的部落来说,并不算一段漫长的时间,想要恢复上次遭受重创的伤势十分困难。
但即便如此,马哈木还是恢复了伤势,并且重创了阿力台。
阿力台的无能,超过了朱高煦的想象。
他用脚指头都想不到,两万打四万怎么能打出全军覆没的战果,即便不敌,也顶多损失万余人才对。
难怪这个阿力台身为兄长却在鞑靼部名声不显,他的能力和阿鲁台相比,确实差了太多。
“先把继位的事情弄好,如果阿力台着实不敌,那我老头子也要北上收拾马哈木这条老狗了。”
朱棣虽然确实气愤,但心里还是不免有几分高兴。
原本他想的是等东北铁路修抵松原,然后自己再进行北征。
现在看来简直就是瞌睡来了送枕头,马哈木与阿力台的战事逼得大明只能下场,而这个下场的人,自然要以自己为主啦。
想到这里,朱棣不免有些高兴,而朱高煦也看出了老头子的高兴,不免道:
“话虽如此,但具体也得看马哈木对朝廷的态度。”
“况且先前马哈木便被我军重创,此次即便出塞,他恐怕也会避而不战,不与我军交手。”
朱高煦分析的有理有据,马哈木并不是傻子,上次他和朱棣决战是因为他觉得明军的战力即便再彪悍,也不可能对瓦剌部造成重创。
况且当时这么想的不止是马哈木,还有太平、把秃孛罗等人也是这么想的。
只是经过上次一战,瓦剌人彻底丧失了短时间内与明军开战的信心,因此这次如果得知朱棣准备北征,马哈木一定会提前跑路,就如历史上的阿鲁台一样。
“可以拉拢太平和把秃孛罗,许多他们一些好处。”
“我看了看漠北的局势,如果没有马哈木,太平和把秃孛罗也就和阿力台一个水平。”
“没了马哈木,漠北就是三足鼎立,有利朝廷控制。”
朱棣的思路还十分清晰,并且他也预料到了马哈木可能奔逃的事情,因此他将自己的想法说出:
“这次很有可能徒劳无功,但能让马哈木忙于逃命,耽搁他们来年的放牧,无疑也能起到削弱他的作用。”
“这样吧,我点两万骑兵,四万马步兵和两万辅兵,四万匹挽马。”
“这次也不带火炮,你给我准备五十万石豆料,四十万石粮食。”
“我这次只出去四個月的时间,顺带你也可以让瞻壑和瞻基跟我走一趟,让我亲自教教他们怎么打仗。”
朱棣所说的四个月,显然是从海喇儿出发开始算起,而粮食豆料也是从海喇儿算起。
闻言,朱高煦沉吟片刻后才道:“儿臣需要回去算一算才能知道,明日午膳前给您答复。”
“好好好,你快去吧。”
朱棣催促着朱高煦,生怕他反悔不同意。
见状,朱高煦也只能无奈的走出武英殿,同时对殿外等候的亦失哈开口道:
“瞻壑那边,你派人去问问学习进度如何了。” ↑返回顶部↑
七年时间,这对于二十几万人的部落来说,并不算一段漫长的时间,想要恢复上次遭受重创的伤势十分困难。
但即便如此,马哈木还是恢复了伤势,并且重创了阿力台。
阿力台的无能,超过了朱高煦的想象。
他用脚指头都想不到,两万打四万怎么能打出全军覆没的战果,即便不敌,也顶多损失万余人才对。
难怪这个阿力台身为兄长却在鞑靼部名声不显,他的能力和阿鲁台相比,确实差了太多。
“先把继位的事情弄好,如果阿力台着实不敌,那我老头子也要北上收拾马哈木这条老狗了。”
朱棣虽然确实气愤,但心里还是不免有几分高兴。
原本他想的是等东北铁路修抵松原,然后自己再进行北征。
现在看来简直就是瞌睡来了送枕头,马哈木与阿力台的战事逼得大明只能下场,而这个下场的人,自然要以自己为主啦。
想到这里,朱棣不免有些高兴,而朱高煦也看出了老头子的高兴,不免道:
“话虽如此,但具体也得看马哈木对朝廷的态度。”
“况且先前马哈木便被我军重创,此次即便出塞,他恐怕也会避而不战,不与我军交手。”
朱高煦分析的有理有据,马哈木并不是傻子,上次他和朱棣决战是因为他觉得明军的战力即便再彪悍,也不可能对瓦剌部造成重创。
况且当时这么想的不止是马哈木,还有太平、把秃孛罗等人也是这么想的。
只是经过上次一战,瓦剌人彻底丧失了短时间内与明军开战的信心,因此这次如果得知朱棣准备北征,马哈木一定会提前跑路,就如历史上的阿鲁台一样。
“可以拉拢太平和把秃孛罗,许多他们一些好处。”
“我看了看漠北的局势,如果没有马哈木,太平和把秃孛罗也就和阿力台一个水平。”
“没了马哈木,漠北就是三足鼎立,有利朝廷控制。”
朱棣的思路还十分清晰,并且他也预料到了马哈木可能奔逃的事情,因此他将自己的想法说出:
“这次很有可能徒劳无功,但能让马哈木忙于逃命,耽搁他们来年的放牧,无疑也能起到削弱他的作用。”
“这样吧,我点两万骑兵,四万马步兵和两万辅兵,四万匹挽马。”
“这次也不带火炮,你给我准备五十万石豆料,四十万石粮食。”
“我这次只出去四個月的时间,顺带你也可以让瞻壑和瞻基跟我走一趟,让我亲自教教他们怎么打仗。”
朱棣所说的四个月,显然是从海喇儿出发开始算起,而粮食豆料也是从海喇儿算起。
闻言,朱高煦沉吟片刻后才道:“儿臣需要回去算一算才能知道,明日午膳前给您答复。”
“好好好,你快去吧。”
朱棣催促着朱高煦,生怕他反悔不同意。
见状,朱高煦也只能无奈的走出武英殿,同时对殿外等候的亦失哈开口道:
“瞻壑那边,你派人去问问学习进度如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