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73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果百姓过得不好,那他铸造再多的钱也没有用。
  想到这里,朱高煦询问道:“两京铁路还有多久才能完工?”
  “大约三年。”郭资毕恭毕敬回答,朱高煦闻言颔首道:
  “国库既然充裕,那我准备先修西北铁路的北京至万全、大同段。”
  “这段铁路六百里,工部的报价是三年二百四十万贯,造价并不算高。”
  “如果这段铁路能修通,那山西北部的煤炭就能在两京铁路贯通的同时,将源源不断的煤炭运往江南,提早实现煤场自给自足,并解决江南百姓的柴火问题,你以为如何?”
  “自然可以!”郭资不假思索的回答。
  在他看来,皇帝既然说的那么详细,显然这件事情是肯定要办的。
  虽说房山的煤炭已经通过铁路运往了北直隶南部和山东西部地区,但总体来说房山的煤矿产量并不足以满足当地的需求。
  当然,这其中也涉及房山没有铁路,还需要用马车运煤导致效率低下。
  故此在同意山西北部铁路的时候,郭资也建议道:
  “陛下,臣建议修建一条房山通往北京东站的铁路,再修建一条从永平府滦洲铁矿连接永平站的铁路。”
  “如此一来,滦州铁矿和房山煤矿就可以直接通过火车运往京城,再中转前往南方。”
  郭资的提议让朱高煦拍了拍脑袋:“倒是忘记这件事了……”
  朱高煦有些懊恼,自己应该早早想到这些事情才对,只可惜这段时间太忙了,居然连这些事情都忘记了。
  想到这里,朱高煦对身旁的亦失哈交代道:“与工部说清楚,主干线修通后,主干线两侧的矿区都要修建铁路来运输资源。”
  “批不批是朕与户部的事情,但工部必须勘察上奏。”
  “奴婢领旨”亦失哈应下,朱高煦见状也将目光继续放在郭资身上:
  “朝廷眼下,每年要消耗多少国库的库存钱粮?”
  “这……”郭资顿了顿:“去年是六百万贯,今年至如今已经消耗四百三十余万贯,到岁末估计会达到七百万贯。”
  “如果明年西北铁路的山西段,加上房山、滦州等地铁路开建,估计会高达八百万贯。”
  “以国库的情况,大抵能撑三年左右。”
  “不过三年后两京铁路和山西北部段竣工,届时会降低至五百余万贯。”
  “若是房山、滦州等地铁路也能竣工,应该会下降到四百万贯。”
  “以国库每年的财政增长来看,届时只要没有大的战事,每年的缺口估计也就在一百万贯左右,持续三四年就能渐渐平行。”
  “当然,这是建立在西北铁路不开建的情况下,若是西北铁路也开建,那缺口兴许会扩大到三百乃至四百万贯左右。”
  郭资在隐晦的提醒朱高煦,朝廷的情况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乐观。
  这三年还可以用海外战争缴获的金银,以及解缙案和纪纲案抄家所得来度过,但三年后就得勒紧裤腰带了。
  “东北铁路,如今到什么地方了?”
  朱高煦没有立马回应郭资,反而是询问起东北铁路的情况。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