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751节(2 / 4)
六月初四,老挝宣慰使刀线歹率领土兵二万袭击车里府,与驻扎车里府的沐晟交战。
刀线歹依仗车里府地形复杂,趁着雨季驱使象兵与明军交战,明军火器在雨季难以使用,故此给明军造成了不小的死伤。
沐春得知前线情况,率五百轻骑南下,并传令驻扎在镇康的王兆驰援。
王兆率本部三卫兵马南下,与沐春在普洱府汇合后南下车里。
赶赴前线后,沐春接过沐晟手中兵权,节制王兆并开始反击。
虽然雨季无法使用火器,但沐春拿手的也不仅是火器。
六月十七日,沐春趁大雨骤停发起奇袭,直捣老挝土司军营,策马突入军营之中,瞿郁瞿陶两兄弟在乱军之中搏杀,突斩刀线歹之子刀歹干。
刀线歹惊惧后撤,沐春亲率五百骑兵追击,逐刀线歹至澜沧江。
刀线歹见状组织近万溃兵反击,沐春见状丝毫不惧,率五百骑兵策马突入阵中,仗四蹄践踏其阵。
瞿郁、瞿陶与王兆左右奋击,何福之子,宁远侯何絾斩刀线歹大纛,土兵见大纛倒下,纷纷跳入澜沧江逃命,溺死甚多。
刀线歹命人劈砍树木,抱浮木逃遁澜沧江河南,往卯新逃窜而去。
此役沐春大破杀土兵二万,斩首六千余级,俘八千余人,溺死三千余人,仅有不到两千人跟随刀线歹侥幸逃回琅南塔城。
七日后,刀线歹遣使请降,献上驯象十头、象牙二十对、犀牛六头、香料十箱、金银器两箱。
消息传到北京,朱高煦赏赐沐春铜矿一座,赐沐晟车里侯,王兆镇康伯,瞿郁、瞿陶、何絾彩币三百枚,正三品,初授昭勇将军。
兴许是年纪太大,王兆病逝在返回镇康途中,享年六十四岁。
朱高煦得知消息后,追赠王兆为镇康侯,谥忠毅,赐祠于镇康,其爵位由其长子王魁袭爵。
王兆病卒归途的消息传到陇川的时候,王瑄正在围剿孟养叛乱的土司,得知朝廷的恩赏,当即上疏朱高煦感激恩情,在勐定的王魁也同样上疏替父谢恩。
似乎是老将逐渐退场,坐镇西川,专门负责经略大雪山的瞿能也上疏致仕,朱高煦几番挽留不得后,最终同意了他的致仕,并调瞿郁节制四川行都司。
八月中旬,镇守哈密的平安病卒,朱高煦闻言追赠他为海西侯,仅授了他儿子平毅正二品的散阶。
兴许是考虑到燕府诸将的情绪,朱高煦没有给平安谥号,但即便如此,燕府诸将还是略有不满,毕竟靖难之役中,平安没少杀燕府的人。
只是对于这些不满,朱高煦都压下来了。
在压下舆论后,朱高煦也得考虑平安死后的哈密该由谁接管了。
九月初五,朱高煦在哈密府设西域都司,令陈懋出镇哈密,任西域都指挥使。
在陈懋出镇哈密后不久,吴高病卒兰州。
对于吴高的身后事,朱高煦显得十分头疼,毕竟相比较平安,吴高杀死的渤海弟兄可不少。
如他预料一般,吴高病卒后,许多渤海将领便纷纷上疏,不断数落着吴高曾经阻挡渤海军南下,给渤海军造成麻烦的事情。
诚然朱高煦回想起来也十分厌恶吴高曾经的手段,但吴高毕竟是大明的有功之臣。
十月初一,历经半个多月的扯皮,朱高煦最终敲定了吴高的事情。
“追赠吴高为江国公,赐葬紫金山,谥号武烈,其子吴昇袭爵!”
奉天殿上,朱高煦在常朝宣布了这则事情,而这可比平安的追赠要让人难以接受太多了。 ↑返回顶部↑
刀线歹依仗车里府地形复杂,趁着雨季驱使象兵与明军交战,明军火器在雨季难以使用,故此给明军造成了不小的死伤。
沐春得知前线情况,率五百轻骑南下,并传令驻扎在镇康的王兆驰援。
王兆率本部三卫兵马南下,与沐春在普洱府汇合后南下车里。
赶赴前线后,沐春接过沐晟手中兵权,节制王兆并开始反击。
虽然雨季无法使用火器,但沐春拿手的也不仅是火器。
六月十七日,沐春趁大雨骤停发起奇袭,直捣老挝土司军营,策马突入军营之中,瞿郁瞿陶两兄弟在乱军之中搏杀,突斩刀线歹之子刀歹干。
刀线歹惊惧后撤,沐春亲率五百骑兵追击,逐刀线歹至澜沧江。
刀线歹见状组织近万溃兵反击,沐春见状丝毫不惧,率五百骑兵策马突入阵中,仗四蹄践踏其阵。
瞿郁、瞿陶与王兆左右奋击,何福之子,宁远侯何絾斩刀线歹大纛,土兵见大纛倒下,纷纷跳入澜沧江逃命,溺死甚多。
刀线歹命人劈砍树木,抱浮木逃遁澜沧江河南,往卯新逃窜而去。
此役沐春大破杀土兵二万,斩首六千余级,俘八千余人,溺死三千余人,仅有不到两千人跟随刀线歹侥幸逃回琅南塔城。
七日后,刀线歹遣使请降,献上驯象十头、象牙二十对、犀牛六头、香料十箱、金银器两箱。
消息传到北京,朱高煦赏赐沐春铜矿一座,赐沐晟车里侯,王兆镇康伯,瞿郁、瞿陶、何絾彩币三百枚,正三品,初授昭勇将军。
兴许是年纪太大,王兆病逝在返回镇康途中,享年六十四岁。
朱高煦得知消息后,追赠王兆为镇康侯,谥忠毅,赐祠于镇康,其爵位由其长子王魁袭爵。
王兆病卒归途的消息传到陇川的时候,王瑄正在围剿孟养叛乱的土司,得知朝廷的恩赏,当即上疏朱高煦感激恩情,在勐定的王魁也同样上疏替父谢恩。
似乎是老将逐渐退场,坐镇西川,专门负责经略大雪山的瞿能也上疏致仕,朱高煦几番挽留不得后,最终同意了他的致仕,并调瞿郁节制四川行都司。
八月中旬,镇守哈密的平安病卒,朱高煦闻言追赠他为海西侯,仅授了他儿子平毅正二品的散阶。
兴许是考虑到燕府诸将的情绪,朱高煦没有给平安谥号,但即便如此,燕府诸将还是略有不满,毕竟靖难之役中,平安没少杀燕府的人。
只是对于这些不满,朱高煦都压下来了。
在压下舆论后,朱高煦也得考虑平安死后的哈密该由谁接管了。
九月初五,朱高煦在哈密府设西域都司,令陈懋出镇哈密,任西域都指挥使。
在陈懋出镇哈密后不久,吴高病卒兰州。
对于吴高的身后事,朱高煦显得十分头疼,毕竟相比较平安,吴高杀死的渤海弟兄可不少。
如他预料一般,吴高病卒后,许多渤海将领便纷纷上疏,不断数落着吴高曾经阻挡渤海军南下,给渤海军造成麻烦的事情。
诚然朱高煦回想起来也十分厌恶吴高曾经的手段,但吴高毕竟是大明的有功之臣。
十月初一,历经半个多月的扯皮,朱高煦最终敲定了吴高的事情。
“追赠吴高为江国公,赐葬紫金山,谥号武烈,其子吴昇袭爵!”
奉天殿上,朱高煦在常朝宣布了这则事情,而这可比平安的追赠要让人难以接受太多了。 ↑返回顶部↑